跳到主要內容

封商品界高盛 創辦人靠克林頓特赦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27日 05:59
2011年04月27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嘉能可在銅、鋅等大宗商品實貨交易中幾乎無所不在,被形容是大宗商品界的高盛。不過它的上市時機,適值油金煤價樓創新高,跟高盛1999年在科網泡沫高峰期招股相似(兩年後泡沫便爆破),評論關注嘉能可是否想趁「冧市」前套現。嘉能可對此矢口否認。

嘉能可高層多從內部提拔,建立起一套封閉的企業文化,與上市前的高盛甚似,同採合伙人制度。嘉能可的10個部門經理年齡都在37至52歲,在商界雖不見經傳,但公司星級交易員的獎金隨時高達數千萬美元。

人脈關係廣 以總理助陳情

嘉能可的客戶名單,不僅包括BP、SONY等大企業,還有伊朗、巴西等國營石油公司,以及中法日等地的公用事業。憑藉在40國家的2000名交易員,以及遍佈各商品生產國的人際網絡,嘉能可掌握實時市場與政治情報,從中亞油市到東南亞糖市無所不包,與俄羅斯產業巨頭及非洲礦業巨擘建立結盟關係,就像高盛一樣可運用巨大勢力,在每宗交易爭取最有利條件。2007年是嘉能可業績最好一年,獲利達51.9億美元;即使2009年市場低迷,仍獲利逾27.2億美元。

嘉能可的封閉企業文化,源自創辦人里奇(Marc Rich),但嘉能可的官方網站卻對他隻字未提。里奇7歲逃離納粹德國控制的歐洲,在美國長大,1974年創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交易公司(嘉能可前身)。里奇在商品期貨界很出名,但1983年被美國指控逃稅,又涉在1979至81年人質危機期間,向伊朗出售石油。他逃往瑞士過了17年,直至2001年1月,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卸任前最後一天,給他特赦。據報當年替他游說的,包括以色列前總理巴拉克和佩雷斯。

公司涉曾向薩達姆付回佣

里奇承認,曾向實行種族隔離的南非供應石油,在尼日利亞等地賄賂官員,又幫助過以色列情報機關等。他又提到,在伊朗巴列維王朝時代圖謀建一條秘密管道,將伊朗石油輸往以色列。但1992年一次商業失誤,卻令里奇失去公司。他當年斥資逾10億美元企圖控制鋅市場,但徒勞無功,更令公司瀕臨破產,被迫向管理層出售股份。嘉能可的生意不乏爭議交易,包括在1990年代聯合國的伊拉克石油換糧計劃中,涉向薩達姆政權支付回佣。外界關注嘉能可會否因IPO而令秘密商業手段曝光。

路透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