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上周四宣布7項措施控制內地孕婦來港分娩,嚴打中介人「蠱惑招數」,消息傳至內地,中介公司知道南下分娩會變得困難,搶在香港轉制前急做內地孕婦生意。本報記者日前假扮孕婦到深圳中介公司查詢,對方不斷催促記者在香港新例前辦妥手續及付款,更稱可「透過關係」,保證可預約到4間香港私家醫院在12月的牀位。記者其後直接查詢4間私家醫院,其中兩間表示12月份牀位已全部爆滿。
本地私家醫院,包括浸會、仁安與香港港安醫院發言人回應查詢時強調,醫院與中介公司沒有任何關係;對於內地中介公司聲稱有辦法為記者預約12月5日之產牀,浸會和香港港安醫院均不作回應,記者亦無法確定有關中介公司是否透過醫院掛單醫生預留牀位。仁安和聖保祿醫院重申,孕婦要親身來港接受醫生檢查才能辦登記手續。
記者上周五以孕婦身分,到深圳市「安維貝恩母嬰服務機構」,職員先詢問孕婦最後來經的時間,記者稱是2月28日,職員即推算出預產期是12月5日。對方說,香港政府上周四推出新措施減少內地孕婦赴港,「幸好最快也在5月才行,所以你要把握這兩天時間,盡快做好產檢證明和訂牀位,這樣,寶寶才能成為香港人」。
職員:你自己問肯定無位
記者又表示,曾委託香港親友自行向香港私家醫院查詢牀位,得悉12月絕大部分日子已爆滿,劉姓職員笑稱,「你自己去問私家醫院肯定無位,月頭已經開始滿了,我們這些也是靠關係,絕對沒有問題」。另一名職員進入辦公室後回來稱,浸會醫院在12月5日還有單人牀位,「但也只有一張,12月已經很滿,妳去問是沒有的,要盡快付錢落訂」;其他可供選擇的私家牀位,還包括港安(中介公司職員無指明是香港抑或荃灣港安)、仁安和聖保祿醫院。
4私院12月牀位 兩爆滿兩將滿
記者其後在香港分別致電浸會、仁安、聖保祿、香港及荃灣港安醫院,佯稱替親戚查詢「空位」,浸會和荃灣港安醫院肯定說12月已全數爆滿;仁安醫院表示仍有小量位置;香港港安醫院就說「未滿得晒 」;聖保祿醫院稱仍然有小量空位,職員說「不過好快無啦」。
中介公司職員向記者推薦的分娩套餐,價錢由15萬至33萬不等,每個套餐分為「順產」和「剖腹」兩個價錢,「剖腹」約貴10%。劉姓職員說記者屬頭一胎,強烈推薦「剖腹」套餐,指記者可在12月5日在香港做手術,聲稱可較容易預算時間和減少痛楚。她建議記者應趁「現在未見肚」立即赴港進行產檢,「只要去一次(產檢)取了證明,其他事我們全部可替你安排」。劉又說,如果現在因簽證問題無法到港,待腹大便便才進行,有可能被關員拒絕入境,「雖然危險一些,但我們也可以透過關係替你安排,反正一直都未試過被拒入境」。
自稱沙田旺角有公寓可待產
待產方面,中介公司職員稱公司在沙田及旺角區都有公寓,可讓三四名孕婦一起待產,「不過,如果想順產,又想在家(深圳)待產,我們也可安排在作動後的24小時內,直接送到香港分娩,只要寶寶趕得及境內出生,無論是在直通車或醫院門口,一出生就是(香港)永久居民」。
婦產科醫生靳嘉仁分析說,該中介公司的做法可能危害孕婦安全。他說,未進行超聲波便以最後經期推算孕婦預產期,最多有14天誤差,「私家醫院可能會覺得誤差不合理而不提供牀位」。而且妊娠期20周前只赴港一次進行產檢,根本不會發現一些高危因素,像是胎兒結構性問題及唐氏綜合症等。待「作動」的24小時才「衝來港」就更危險,因為嬰兒最快可在「作動」後2至3小時便出生,孕婦有機會在車上便已分娩。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