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航空股 現結構商機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03日 05:59
2011年05月03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三大航空股相繼公布首季業績,東航(0670)似乎被市場視作最佳,國航(0753)則受到深航拖累而最為遜色,因為國內航線比重最大、被受市場冷落的南航(1055)表現不俗,撇除去年同期特殊收益,純利急增2.7倍至12.6億元人民幣。筆者認為,在旅遊需求強勁增長之下,內地航空企業議價能力高,客運收益率會較佳,配合燃油附加費,承受高油價的能力已顯著提升;再加上人民幣明顯加速升值,匯兌收益很可能優於預期,反過來亦會刺激外遊消費,今後應可再獲市場留意。

中國人口紅利下降屬不爭的事實,薪酬增幅高於經濟增長已成為大趨勢。假設未來5年中國經濟增長保持8%水平,則薪酬升幅達雙位數字問題應不大,考慮到沿海地區人均收入已達5000美元,內陸地區亦升至約3000美元,正正是旅遊需求進入高速增長的臨界點,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刺激外遊消費意欲,中央提出在十二五期間,航空旅客量由3億人次增至4.5億人次,年複合增長率達15%,絕對是合理的目標。

人民趨富裕 旅行需求急增

供應方面,3大航空企業均在增加運力,但總體來說,未來數年複合增長率約8%至10%,不存在供過於求的問題,運載率維持在高位的可能性頗大,周期性特徵減弱,利好估值。與此同時,在高鐵的挑戰下,航線的結構亦出現優化,以南航為例,去年無論國內、港澳台還是國際航線,收費客公里增長均高於載客人次,反映航線距離正在增加以避開高鐵,長途航線的利潤優於短途,故每收費客公里收益亦錄得理想升幅,去年便達到14.8%。南航首季在國際航線的投入力度亦增強,為國內航線的10倍,故首季國際業務佔比,由25%急升至31%,業務佈局已顯著改變。

至於燃油成本,今年首季國際油價已大幅飈升,但一來燃油附加費可抵消75%至80%的額外成本,再加上對冲以及收益率上升,盈利能力至今未見受壓。

當然,四縱四橫的高鐵網絡,究竟分流效應有多大誰也說不準,故航空股暫時仍乏人問津。但筆者相信,在各大航企均將運力投入國際航線,國內航線的供應增長極有限,加上距離亦在拉長已為衝擊作好部署,最終的分流效應料較預期為佳,在當前投資者忐忑不安令估值受壓之際,具備值博率。

人幣升值 南航最受惠

此外,人民幣明顯加速升值,今年1月至3月,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僅0.09%、0.35%及0.37%,但4月份則大升0.88%;考慮到人民幣兌歐元4月份貶值達3.55%,對東南亞的泰銖和馬來西亞令吉亦偏弱,升值對出口影響不大。觀乎兌澳元更大幅貶值逾5%,升值更可降低資源入口價格,有助遏抑通脹,相信今明兩月人民幣升值速度仍會較快,航空股極能受惠,南方航空則是對人民幣升值敏感度最高的股份。

撰文:張兆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