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跌87點,收報23633點,成交金額695億元。長假期後港股表現缺乏方向,除了期指即市較為波動,以及幾隻「中投股」表現繼續強勢外,藍籌國企股普遍成交疏落。在這個悶局之中,快將舉行「策略日」的匯控(0005)會否獲追捧?有一定機會。中資電力股急漲,有意見認為新一輪拉閘限電可助降低成本,同時又憧憬電價會於短期內上調。但說到底,電力股今次是集體「逼宮」,若能再取得06年的成果,確實有憧憬的空間。內房股繼續受壓,市場擔心新一輪調控措施即將出台,但筆者相信對次季的銷情影響有限,下半年才見真章。
內地採購經理指數意外下跌,對一眾資源商品甚至建材股股價構成沽壓,而大市全日一直靠中資金融股支撐,但尾市亦未普遍調頭倒跌,偏弱板塊相當全面。「中投股」強勢,旭光高新材料(0067)、中芯國際(0981)均逆市向好,後者更爆升10%,投機味道濃厚。
電力股飈升,華潤電力(0836)【圖表1】急升逾5%,反而煤股不濟,兗煤(1171)【圖表2】股價日跌2.15%今年煤價持續上升,火電股就長蝕長有,市場估計各大電力集團紛紛降低設備使用率,一來減少虧損,二來迫使中央加電價,因此內地才無故出現「電荒」。
煤電聯動是空談 電廠使用率降
自胡溫上台後,由於通脹長期偏高,中央一直以穩定物價為由,盡力不允許調高電價。各大電力集團便於2004年至2005年期間,將設備使用率降至67%至68%左右,結果在04年底成功迫出煤電聯動,並在05年5月和06年5月動了兩動,而華能(0902)亦曾在06年中的5元水平,到該年底升至接近7元水平。誰料兩動之後便再無下文,結果高位入市者,數年後的今天仍要虧損。
有券商估計,鑑於當前的經營狀况極度惡劣,全年發電設備使用率,或會低見62%至63%,而即使4月並非用電高峰期,但電荒卻早已遍地開花,導致個別地區水泥價格亦飈升。究竟電力集團與中央的博弈最終誰勝誰負,暫時很難估計,但在市場缺乏焦點下,應會繼續獲資金炒作。
金融手段難打壓樓市
市傳中央將再出招打壓樓市,盛傳措施包括將首套房首付調高至50%。但參考今年首季數據,以金融手段去打壓樓市,成效一般。
今年首季,全國房產業新增總貸款為5095億元,按年急降39.8%,借予發展商的新增貸款大減47.7%,但期內房地產投資卻大增37.4%,較10年首季的33%還要厲害。在過去24個月中,15個月房地產投資增長達30%以上,21個月錄得雙位數字增長,可見從借貸方面入手打壓發展商,事倍功半。
主要原因,一來是發展商早於去年部署借入大量資金,足以支持現時發展之用,但更重要的是,當前發展商對銀行貸款的依賴程相當低,有券商估計首季僅20%房地產投資來自銀行貸款。餘下的38%來自直接融資、26%來自預付款項。
中央調控 賣樓面積照增
上述數字說明,今天的發展商實力已大幅提升,經歷過08年的慘痛教訓後,亦懂得如何自保。理論上,只要持續收緊銀根,發展商最終仍是要投降,但有趣的是,置業人士同樣不太受銀行減少按揭所影響。首季全國新造按揭貸款按年減少34.6%,但期內售出的住宅樓面面積卻上升14.3%,而在中央過去7個月大幅收緊銀根之下,銷售面積卻每月均達到雙位數字增長,可見內地所謂的樓市剛性需求,確實相當剛性。既然有需求,龍頭發展商的現金流便沒有問題,至少第二季不會出事,在股價再度大幅調整後,似乎有低吸博反彈的機會。
中長線來說,要打倒實力強橫的發展商,便要出動非常規手段,若首套房首付亦升至50%,便說明中央的目標逐漸由樓市健康發展,過渡至為求壓低樓價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打壓正常實際的置業需求。最終會否如08年般打壓過度,機會正在上升。
大笨象兩母子的股東要留意,匯控昨天公布今年首次股息0.09美仙,除淨日為本月18日,而恒生亦公布派發今年首次中期股息每股1.1港元, 股份將於本月17日除淨。
撰文:江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