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上藥招股 國策扶藥企幫一把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06日 21:59
2011年05月06日 21: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第二大醫藥分銷商上海醫藥(2607)來港公開招股前夕,中國商務部發布十二五期間《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號稱要提高行業集中度,形成1至3家年銷售額過千億的大型醫藥集團。身為全國第二大醫藥分銷企業及第三大製藥企業的上藥,自可受惠,今次集資最多173億元,將用於擴大整合分銷網絡及收購醫藥製造業務。

其他醫藥影子股昨天更偷步炒上,聯邦製藥(3933)大升7%,而國藥(1099)及廣州藥業(0874)亦各升3%。

影子股先炒起

據招股書披露,上藥旗下主要有三類業務,分別為製藥、醫藥分銷及藥品零售。去年公司總收入為373.8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高達75.8%由醫藥分銷分部貢獻,製藥及藥品零售則分佔18.8%及4.6%。公司來港集資所得淨額料有152.75億元,約四成將用於在華東、華北及華南地區,擴大及整合旗下分銷網絡,而另有三成將用作收購內地及海外醫藥製造業務,其中包括向上藥收購抗生素業務的資金等。

儘管商務部昨公布的藥品流通行發展規劃,被解讀為有利主營業務為醫藥分銷的上藥推進市場整合,但醫藥行業政策變化也是公司發展的一大風險因素。去年7月,國家發改委發通知,調查約900種藥品批發價格及相關經營,上藥旗下22種產品名列其中,該等產品佔其製藥業務分部收入的10.8%。

藥品限價 上藥影響藥物僅4種

上藥總裁徐國雄昨於記者會上回應指出,國家限制的乃是藥品的零售價,而這與製藥企業產品出廠價之間尚有較大空間。他指之前降價的126種藥物,上藥真正受影響的只有4種,導致其年銷售額減少約1000萬元。他又強調,國家調控的重點為基本藥物目錄中的藥品,公司未來會調整產品結構,並將低毛利率的產品生產遷往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地區。

上藥今年首季製藥業務毛利率按年下降3.4個百分點至46.6%,公司董事長呂明方解釋稱,業務整合令帳面上毛利率下跌,若撇除有關影響,實際僅跌0.7個百分點,而這「主要由於中藥材價格的上升」。進入第2季度,他指中藥材價格相對去年下半年而言,走勢平穩,而公司會通過建立中藥材基地及推動大宗原藥材採購,降低成本。他預期,公司經營利潤率未來3年會維持上升趨勢。

有望超越嘉能可成集資王

有接近承銷團消息稱,上藥國際配售已獲3倍超額認購。將於今日起公開招股,下周四中午截止,本月20日掛牌,在港集資額有望超過全球商品貿易一哥嘉能可(0805),成年內至今集資王。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擬英港兩地掛牌的嘉能可,首日路演已獲足額認購。至於昨起公開招股的百宏(2299),綜合4間券商,首日共為其借出220萬元孖展額。

www.mpfinance.com/ipo.htm

(明報記者蘆歡、陳子凌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