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四川大地震已經3年,由香港出資4310萬人民幣(約5160萬港元)興建的東汽小學,今年2月完工啟用,儘管校舍抗震能力高達7級,面積更大過舊校5倍,但一些細節部件十分粗糙,樓梯基座嚴重走位,天花板更有石屎剝落情况。不過,對舊校換新校的學生來講,這個遠較以前校舍漂亮和設備好的校舍已帶給他們很大的驚喜,11歲的尹雯清更立志將來要做建築師,為更多人改善生活環境。
800學生震後板間房上課
2008年5月12日一場地震,漢旺市東汽小學出現大量裂痕,部分建築倒塌,成為危樓。雖然全校800多名學生沒有受傷,但往後幾年都要在臨時的板間房中上課。在德陽市興建的新東汽校舍,由香港政府出資興建,建築面積高達20,000多平方米,有大型運動場、5個籃球場、飯堂,課室更有大型電視,可作電腦熒幕用。
「舊校舍陰森 現在很陽光」
等候了兩年多終於見到新校舍,東汽的學生見到記者都十分興奮,爭着訴說校舍有多漂亮、設施如何多。五年級的尹雯清說,以前的校舍很古老、破損,「很陰森,好像鬼故的地方」,現的學校則有多媒體設備,有大草坪可以玩,感覺很「陽光」。
新校舍的另一好處,是同學都一起住在宿舍,「以前大家都住在不同地方,很遙遠,現在可以和朋友經常出來玩。」
對於地震當天,尹雯清還有很深印象。她說,當日還差兩分鐘便開始上課,老師一來到時便發生地震,大家立即跑出操場。當時尹的父親也是老師,看到有學生沿反方向跑,即時趕回救那學生。當尹父還在二樓時,校舍就開始坍塌,他即時由二樓跳下,幸好只是右手受傷,經過治療已可正常生活。
尹雯清說,自己小時候希望做教師,但經過今次地震後,她的志願變為要做建築師,「希望建好的房子,為更多人打造更好的環境」。她又說,很多同學也是一下子長大了,有的想做醫生救人,有的則希望做心理學家,為將來受災的人心理輔導。
內部粗糙 港官指兩地標準不同
從外觀看,東汽小學的新校舍無論設備和規模都超過香港很多學校,但仔細看內部細節,不少地方都頗為粗糙,例如樓梯的基座螺絲嚴重移位,天花板接駁位更出現石屎剝落情况。有香港官員則對本報記者解釋,在防震和物料方面特區政府看得很緊,但一些細節標準,內地和香港畢竟不同。
政務司長唐英年昨帶團參觀了5個援建項目,除了東汽小學外,還有兩間醫院、一間馬會興建中的體育學校,以及川港康復中心。
明報記者 周展鴻 四川漢旺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