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毋懼近日股市淡風,多隻巨型新股蓄勢待發,消息指旅行箱品牌新秀麗為趕及於6月上市,爭取在本月底進行上市聆訊,集資規模最多約15億美元(117億港元),躋身「百億新股」的行列,集資額較早前傳出的10億美元更上一層樓。除了新秀麗之外,美高梅中國、源庫等大型新股亦排隊出籠(表)。
碰上商品價格大回調,將在本周五招股的商品交易商嘉能可面臨定價壓力,路透社訪問9名基金經理,大部分均認為嘉能可招股價估值偏高,料最終難以招股中間價以上定價。
除牌前業務一度虧蝕
路透社引述消息指出,目前由私募基金CVC及蘇格蘭皇家銀行持有的新秀麗,將在本月底進行上市聆訊,擬集資最多15億美元,保薦人包括高盛、匯豐及摩根士丹利。創立於1910年的新秀麗,擁有品牌「American Tourister」、「Samsonite」,業務遍佈歐美、印度及中國等新興市場。新秀麗雖然被譽為旅行箱的名牌,但過往業績卻難與其他名牌比擬。翻查紀錄,曾經在美國上市的新秀麗在2007年2月至7月半年間,雖然錄得超過5.5億美元的營業額,但因營運成本龐大,公司的虧損達900萬美元。
07年CVC收購 金融海嘯蘇皇拯救
於07年中,私募基金CVC提出以12%的溢價,斥資17億美元收購新秀麗,公司及後在07年10月在美除牌。新秀麗兩年後再因金融海嘯影響,以致債台高築,最終要蘇格蘭皇家銀行出手拯救,百年品牌才得以保存。時至今日,新秀麗已將焦點轉向中國及印度市場,市場都引頸以待公司業績會否大有躍進。
基金經理:嘉能可難中上限定價
另一方面,將於英、港兩地上市的商品交易龍頭嘉能可,碰巧遇上商品拋售潮,市場不禁質疑其盈利能力、甚至定價會否過高。路透社訪問9名基金經理,嘉能可每股4.8至5.8鎊的招股價範圍是否合理,當中有7位認為在商品價格大跌的情况下,嘉能可難在5.2鎊以上定價。有兩位基金經理甚至認為嘉能可應減價招股。不過,亦有分析師指出,嘉能可依靠商品交易獲利,商品價格若只是短期波動,反能促進商品市場交易,對嘉能可有利。
早前消息指出,嘉能可於的國際配售反應熱烈,首日已獲得足夠認購,該股將於本月13日(本周五)在港招股,並於25日掛牌。除了嘉能可外,以鐵礦石為主的澳洲源庫資源,擬第4度啟動在港上市的計劃,集資約20億美元。
http://www.mpfinance.com/ipo.htm
明報記者林紹桐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