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短線料反彈 只宜選擇出擊孆憛G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09日 21:59
2011年05月09日 21: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上周五公布的4月就業數據超乎預期,新增職位24.4萬個,立即令到周四晚「大冧」的商品及美股為之一振。但香港股民睡醒之後,發覺就業數據帶來的興奮原來只是曇花一現,特別是油價,周五收市仍要再跌2.6%。

美股周五升幅亦由150點大幅收窄至55點。中海油(0883)在美國的預託證券升幅亦由2%縮至0.2%。

報章標題不斷提港股經歷「八連跌」。翻查過去20年港股紀錄,不計今次共有5次「八連跌」,其中有4次之後5個交易日計都有反彈,即有八成的值博率【圖表1】。不過,要留意今次「八連跌」跌幅小於過去5次,即使有反彈,幅度可能亦不及過往。

過去5次「八連跌」,1995年那次是大升浪中的小調整,而2003年SARS那次,「八連跌」後一個星期,港股便跌至大熊市的底。其餘3次「八連跌」後短線有反彈,但再之後仍是繼續下跌。所以,即使港股本周反彈機會極大,但仍未值得瞓身去博,只宜選擇性地出擊。

歐洲不用加息 美元料續彈

筆者認為美元走勢最關鍵。市場現時着眼於QE2(第二度量化寬鬆)在6月底便鐵定完結。歐央行暗示6月不加息之後,歐元兩個交易日大跌3.4%,跌幅相當驚人。可能歐央行行長特里謝都估計不到,他上周四對通脹的一番鴿派言論,竟然成為商品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歐元狂跌、美元狂升,然後商品狂插。

歐洲經濟早已露疲態,油價跌破100美元,正是歐央行所樂見。通脹壓力紓緩,歐洲更加不用加息,歐元亦強不起來。

值得參考去年4月初美國QE1完結之後的市場變化。4月底歐債危機爆發,令到歐元一輪急跌,美元上升,加上中國重手壓內房,港股4月至5月一直下跌【圖表2】,直至5月底才見底。之後恒指在19000至21000點窄幅徘徊,直至伯南克8月底在Jackson Hole會議上,暗示要推QE2,港股才一飛冲天。

目前伯南克已擺出QE2鳴金收兵姿態,雖然不少數據差,但新增職位勝預期,令到QE3仍然不能擺上枱面。這段期間,港股仍處尷尬階段。商品價急跌,會否令到中央再出手收緊的時間推遲,值得留意。本周三公布的4月通脹率是其中關鍵。

匯控(0005)今天首次公布首季業績。根據大行的估計,若撇除稅務支出及撥備減少的因素,匯控業績其實仍乏善足陳【詳見B1版】,且看今天能否能有驚喜。不過,市場會更關注周三舉行的「策略日」,看看新上場的行政總裁歐智華會有什麼承諾。

可留意潤泥361度

假設本周港股呈反彈,可以留意仍處強勢的水泥股。上周五海螺(0914)及中建材(3323)都已止跌。可以留意早前沒公布業績華潤水泥(1313),公司管理層上周透露首季銷量按年增六成,售價增15%。可以想像首季的收入增幅,甚至會高於海螺的58%。潤泥過去兩周股價調整後,今年預測市盈率13.3倍,估值已見吸引,不妨買入。

另一類值得留意的股份是內需股。內地食品價在4月下旬之後急速回落,再加上國際商品價下跌,居民用作消費的支出可望得以維持。最近有交代「五一長假」銷情的零售商業績皆報捷,看來內地消費市道仍然旺盛。

上周初公布了冬季訂單金額按年增長27%的體育用品股361度(1361),上周五股價開始有表現。訂貨會上361度鞋類及服飾售價皆按年增10%,反映有能力轉嫁原材料及人工上漲。扣除售價升幅,銷量增長17%。假設毛利率得以維持,盈利保持約兩成增長應沒有問題。361度今年6月底止年度市盈率9.2倍,股息率4.5厘,可考慮小注買入。

撰文:江宗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