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開徵額外印花稅後,令住宅交投急跌,代理行紛苦思開源計策。本報記者發現美聯集團(1200),近日一口氣連續註冊成立5間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並由美聯高層出任董事,有物業管理界人士估計,美聯此舉大有可能是拓展物業管理業務的先兆,並擬專攻單一業權大廈。
董事為美聯高層
美聯於上月中一連開設5間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名稱為美聯物業管理(一)有限公司,如此類推至美聯物業管理(五)有限公司,5間公司的董事均由美聯執行董事葉潔儀、企業拓展高級董事謝梓旻等擔任,而註冊地址則與美聯總部相同。對於成立這5間公司的目標及計劃,美聯公關部及多名管理層均表示,未能提供進一步資料。
資料顯示,美聯於1991年亦曾成立一間美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至今仍有營運,但其後則未有大規模成立物業管理公司。
促成交易提供物管 有協同效應
測量師學會物業設施管理組主席楊文佳估計,美聯開設物管公司,相信是為單一業權的大廈,提供物業管理及租務管理,以往亦曾有代理行嘗試提供物管。他稱,代理公司擅於促成交易,為單一業權物業提供物管,有協同效應。他稱,一般新成立的物管公司,難以取得大型屋苑的管理權。楊文佳及兩位物業管理公司管理層亦表示,較早前於市場亦收到美聯成立物管公司的消息。
物業管理業務的收益受樓市循環的影響輕微,故能提供穩定收入,平衡代理行佣金收入的波動。以上市物管公司新昌管理(2340)為例,截至去年底公司去年管理16.4萬個住宅單位和3350萬平方米的商業及設施,去年公司的香港物業管理收入4.85億元。
事實上,國際物業代理大都附設物業管理公司,如仲量聯行、第一太平戴維斯、世邦魏理士等,雖然集中做豪宅,商廈「大刁」,但其管理的物業不限於大型商場及商廈,亦包攬不少市區及新界的單幢住宅。
近期成交量減 佣金收入按月跌逾兩成
此外,「地產資訊網」近日公布了2011年4月份香港地產代理「搵食指數」。綜合土地註冊處及地產代理監管局統計數字,每名地產經紀本年4月份平均促成0.33宗樓宇買賣,月計佣金收入按月急跌22.7%。有地產界人士表示,雖然樓價高企,但3.2萬名持牌代理(一般估計約八成參與前線物業交易),近月爭逐約1萬宗的物業總成交,相信在額外印花稅下,去年中代理的風光日子,暫難復見。
(明報記者周偉強、張令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