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最低工資5月實施以來,街坊工友服務處共接獲15宗懷疑「假自僱」投訴,涉及運輸、裝修、美容等行業,甚至有寫字樓文員被僱主迫簽「假自僱」合約。勞顧會昨開會亦討論「假自僱」問題,但未見情况惡化,資方代表認為毋須修例立法,勞方則要求勞工處加強對重災行業巡查。
街工勞工幹事梁錦威表示,自最低工資實施以來,過去一周共接獲15宗「假自僱」投訴,數字有上升趨勢。當中有貨車司機及裝修工人被僱主逼簽自僱合約,令這些高危行業員工不受工傷賠償及勞工保險保障。他又指出,甚至有任職4年的寫字樓文員,上月底無故遭僱主改約,以自僱形式聘用,失去7天有薪年假,但為保飯碗只能啞忍。
勞方:界定定義 加強巡查
近年「假自僱」情况猖獗,僱主要求僱員改以自僱形式合作,但事實上工作條件不變,間接令僱員失去有薪假期、強積金供款及工傷賠償等福利。勞工處09年10月至去年12月間,共接獲317宗「假自僱」投訴,其中29宗有充分舉證,但只有12宗遭檢控,9宗成功檢控。
勞顧會昨日召開最低工資實施後的首次會議,重點討論「假自僱」問題,勞方代表吳慧儀會後形容,雙方在會上「講道理」,各自表述對「假自僱」的意見。勞方代表吳秋北稱,在會上提出運輸、建築及旅遊等行業,「假自僱」情况較為嚴重,擔心最低工資實施後情况增加,認為應修訂《僱傭條例》,清晰界定「假自僱」定義。
資方代表﹕毋須立法
但資方代表劉展灝稱,由於最低工資令薪酬制度起變化,僱主因競爭而改變與僱員合作模式,事實上不少僱主在合法情况下,與僱員改以自僱形式合作,強調不接受「假自僱」。會後雙方對於「假自僱」應否立法,意見仍有爭持。資方代表施榮懷表示,現時「假自僱」的情况並不嚴重,且有機制保障僱員,認為目前不用針對假自僱立法。勞方代表則建議,勞工處加強巡查,再提供實際數字以了解「假自僱」情况,保障僱員權益。
另外,勞顧會亦有討論註冊脊醫發出病假紙的問題,政府代表於會上稱,不建議容許認可註冊的脊醫開病假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