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天是長洲太平清醮日子,傳統掛在包山上被搶的「平安包」,今年會變得更加搶手,事緣食環署日前接獲投訴,巡查長洲兩間供應平安包的老店,禁止它們在門前「打印」,有餅店負責人指事件已令他們今年做包速度大受打擊,已推掉約三成訂單生意,另一家老餅店更乾脆關門不做生意。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因過去數周接獲多宗投訴始作巡查,職員巡查期間未見違規情况,暫時無人被檢控。
平安包是長洲太平清醮的重要元素,不少市民每年都會專程入長洲買包回家,取其「平安」意頭。長洲島上有兩家「平安包老店」,分別為康蘭及郭錦記,兩店每年太平清醮都會售出數以十萬計平安包,當中包括供應「搶包山」比賽用的平安包。
日前兩店接獲食環署通知,指令不可在店舖門口蒸包,蒸好的包亦不可放出門口涼凍和蓋印;但兩店不夠位置放兩個蒸爐,其中一個唯有放在門口,然而其實仍在店舖範圍內。至於不准在門外蓋印的指示,有餅店負責人指食環署人員一時又指門外蓋「平安印」不衛生,一時又指蓋印為生產工序,必要在廚房內進行,對其做法不明所以,又指餅店數十年亦是如此趕工,認為生產程序不影響健康。
餅店:阻做包速度 生意少三成
據了解,康蘭餅店過往還會徇眾要求,讓遊客親手為平安包打印,但今年受事件影響要趕工,取消了同類安排;有康蘭員工透露,事件已令今年做包速度大受打擊,平安包供應將大減,「一包麵粉可做約300個平安包,去年用了約360包麵粉,今年我們有一個蒸櫃因此曾無法開爐,很多訂單怕交不出貨不敢接,生意估計少約三成」。
郭錦記則乾脆拉閘抗議食環署的指控。記者昨日只見「郭錦記」一度開門,但只是將蒸好的平安包交給早前已購買的訂購客,對於記者提問則禮貌回覆「無可奉告」,也未知今天會否開門做包應市。有市民表示想買亦被拒,稱每年太平清醮都專程入長洲「郭錦記」買包,坦言對其關門感到失望。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過去3周共接獲8宗「康蘭餅店」及「郭錦記餅店」製造及售賣平安包的投訴,故提醒相關負責人,不要在食物業牌照指定範圍外製造或處理食物。食環署人員早前巡查,無發現違規情况,所以沒有發出警告或提出檢控。署方去年亦有接獲相關投訴並調查,但無發現違規情况。太平清醮值理會發言人透露,曾向食環署求情,又指在平安包大減下,今天太平清醮的節日氣氛將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