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樓價跌勢加劇 港好友要小心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11日 15:00
2011年05月11日 15:00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樓市何時見底?這是投資者與分析員金融海嘯以來一直在思索的問題。去年初,美國樓市曾一度呈現回穩迹象,令不少分析員樂觀預計,美國樓市最遲一年後應可走出低谷。然而,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樓價不但呈現再度尋底的凶兆,而且下跌速度正是雷曼倒閉以來最快的一刻。如今美國境內的負資產樓房已多達1630萬個!由於樓價走勢關乎美國經濟能否持續復蘇,亦牽動聯儲局退市步伐,因此千里以外的香港好友要特別留意美國樓市的發展。

美樓市續尋底 年底前復蘇無望

美國網上房地產信息公司Zillow本周一公布,美國今年3月份的住宅價格按年比較下跌8%,按季比較則下跌3%,負資產業主比例亦增至28%,是金融海嘯後的新高。

Zillow編製的美國住宅單位中位價格圖,更呈現了第二度尋底的惡劣走勢(見圖),令人關注已進入第57個月的美國樓市衰退期仍然結束無期。Zillow估計,美樓市比原先估計來得更差,今年底前應復蘇無望。

置業安居曾是「美國夢」的代名詞。2007年的次按風暴令成千上萬美國人夢碎。為了穩住美國樓市,美國政府在金融海嘯後曾多番推出救樓市措施,例如由2008至2010年期間,曾推出規模達到220億美元的置業稅收優惠,但效果十分短暫。Zillow首席經濟師漢弗萊斯預計,美國樓價將再下挫7%至9%,房利美(Fannie Mae)的首席經濟師鄧肯(Doug Duncan)則估計,樓市今年第2季將按年下挫5.3%,遠較其原先估計的2.6%跌幅為大。

美國樓價持續「潛水」,業主當然叫苦連天,但對投資者來說,卻可能是危中有機。沒有人能準確斷言美國樓市何時觸底反彈,但《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艾倫茲(Brett Arends)力陳5大理據,力證美國樓市中期反彈在望。

首先,樓市的調整期已接近5年,大量地區樓價已很低;第二,銀行積存大量斷供收回的樓房,讓準業主有更多選擇空間;第三,大量地區租金回報高,買樓成本低於租屋;第四,樓宇按揭仍處低水平,未來一段時間內買樓成本仍低;最後,相比起黃金與債券,買樓始終是抗通脹的最好途徑。

樓價不反彈 經濟難好轉

這些理據都不讓人陌生,部分值得商榷,例如,樓市過去數年的疲弱表現已證明,低利率不一定能刺激民眾置業。從置業安居的角度看,買不買樓取決於個人經濟能力,衡量樓價走勢的最好角度應該是就業市場表現,但後者至今仍然高企於9%的水平。

更值得留意的,是美國樓價的走向會影響美國人的消費意欲,消費佔美國生產總值三分二之多,因此一天樓價未反彈,美國經濟也難有持久的復蘇。香港的好友對此不能不察。

撰文:郭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