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酒吧開到凌晨4、5點,晚晚被酒鬼嘈到無覺好瞓﹗」中環蘇豪區酒吧愈開愈多,中區警處接獲的噪音投訴亦有增無減,去年共有649宗,當中近八成來自蘇豪區,平均每日有1.5宗;警方的執法行動則成反比例,去年發出的傳票僅1張。有酒牌局成員認為,要解決問題,需由源頭做起,建議政府改革發牌制度,訂下較客觀明確標準,讓成員審批牌照時可更全面考慮民情,並對酒吧引入扣分制,以起阻嚇作用。
旅客瀏覽旅發局網頁,在美食區一欄可以看到當局這樣形容蘇豪區──新崛起的SoHo荷南美食區,街道兩旁雅致小巧的餐廳及酒吧林立。不過,旅客熱捧、夜夜笙歌的背後,卻是輾轉反側無法入眠的居民。「中區酒牌問題關注組」、民主黨成員許智峯表示,蘇豪區近年不斷擴張,去年2月至今年2月,已新開了9間酒吧,令整個中區一共有近700家持有酒牌的場所。由於酒吧多營業至凌晨,「夜半歌聲」成為附近居民的魔咒。
中區700持酒牌場所 夜夜笙歌
中區的噪音投訴按年飈升,去年有649宗,單是今年首兩個月便有126宗,即平均每天收到兩個投訴,尤以蘇豪為重災區,去年收到噪音投訴有518宗,今年至2月為止有79宗。不過,警方的票控數字卻極低,去年僅得1宗。
居民認為,除了警方執法不力,政府亦應從發酒牌入手,不要濫發,從源頭減少對居民滋擾。據悉,食物及衛生局正研究向業界提供概括性的指引,訂明某些處所是否適合簽發酒牌,以供參考。
酒牌局成員:靠個人觀點批核
酒牌局目前審批酒牌申請時,只籠統考慮三大因素,包括申請人是否合適的牌照持牌人;處所是否適合賣酒及批出牌照會否違反公眾利益,後者包括嘈音問題。不過,酒牌局成員黃家和接受查詢時承認,局方在審批酒牌時多靠成員的個人經驗,準則有欠科學化,「發酒牌時委員要逐個個案睇,靠個人經驗、觀點去做批核,如果有委員反對就投票決定……我個人覺得需要有更明確的做法」。
他建議當局可以透過修例深化審批準則,並建議引入扣分制,若持牌者違規或有滋擾投訴,扣滿一定分數可被撤銷或被拒續牌。
政黨組織居民聯合抗議
有酒牌局成員甚至建議,政府應指明哪些地區或樓宇不容許開設酒吧,如人口密集或已有若干酒吧的地方。不過,據悉政府認為香港是一個密集型城市,大多數地區為混合用途,對建議有保留。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甘乃威擔心,政府為打造香港「國際美食之都」形象,對旅客區酒吧執法較「鬆手」,民主黨計劃把中西區及油尖旺區被酒吧嘈音滋擾的居民聯合起來抗議,促請政府正視。
明報記者 陳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