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美達共識﹕經濟互利 「共治」亞太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12日 05:59
2011年05月12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美第三輪戰略與經濟對話美國時間10日在華盛頓閉幕,雙方達成多項成果(見表),包括共同維護國際貨幣環境穩定、開放金融市場等,雙方承認在亞太地區、阿富汗等地有共同利益,並決定建立亞太事務磋商機制,有專家認為,這暗示中美有意「共治亞太」,可能會引起日、俄等國不滿。

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中美雙方簽署《關於促進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和經濟合作的全面框架》,承諾雙方會共同維護國際貨幣環境的穩定,美方承諾對匯率過度波動保持警惕,中方承諾繼續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雙方亦承諾致力於營造開放、公平的投資環境,並願意在「符合審慎原則並與國家安全要求一致的情況下」開放金融服務投資和跨境證券投資。美資銀行將可在中國境內開展部分業務,合資格的保險公司亦被允許在中國售賣汽車保險。

美允放寬高科技出口

副總理王岐山在講話中說,美方承諾放寬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並將透過中美商貿聯委會「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迅速、全面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國務委員戴秉國則稱,美方重申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不謀求遏制中國,無意搞亂中國,中方則強調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也無意挑戰美國。

設亞太事務磋商機制

「我們一致認為太平洋足夠廣闊,完全能夠有利於中美兩國的利益」,戴秉國還說,雙方同意建立中美亞太事務磋商機制,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持久繁榮,「讓太平洋永久太平」。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教授周永生說,這番講話很有「中美共治亞太」的意味,日本、俄羅斯等其他國家可能會覺得「被甩開」,「畢竟中美兩國是這一地區份量最大的國家,其他國家的份量沒有這麽大,利益也沒有這麽廣泛。」

明報記者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