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英港零售網絡不會削減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12日 05:59
2011年05月12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匯控行政總裁歐智華強調,工商及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將會是支撐匯控未來的發展引擎,在此之先,則要透過零售銀行業務與客戶作第一手接觸,再建立長遠業務伙伴關係。集團雖然要節流,歐智華強調,香港和英國已建立龐大及完善的零售網絡,不會減少有關資源投放。

全球僅25%零售市場貢獻顯著

由浦偉士到龐約翰年代,匯控一向採取東征西討的策略,歐智華上任接手則要處理一大堆成本控制的問題,他直言,「如果我在2006年接手這個職位,就不會推出這樣的(減成本)計劃。」

事實上,集團在61個地區經營零售銀行業務,但僅由15個市場貢獻主要盈利。「我們會在18個最適當的經濟地區,專注發展財富管理業務,而零售銀行業務方面,則只會在我們具備有利可圖經營規模的市場發展。」歐智華表示,香港及英國已發展龐大的零售網絡,帶領其他國家在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推進。

月初有報道指匯控將會出售英國多達500間分行,整頓當地成本太高的零售銀行業務。對比香港,英國的業務與香港一樣,面對息差壓力,而且其成本效益比率更高,歐智華表示,英國當地的龐大存款基礎是集團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如果以每間分行的成本計算,與其他銀行亦甚具競爭力,故不會放棄當地的零售銀行業務。至於墨西哥、新加坡、土耳其等市場的規模,雖然不及英港兩地,但歐智華強調,當地增長迅速帶動財富累積效應,亦會力爭更大的發展。

等待上海上市 未落實集資額

自上任行政總裁紀勤開始,集團已不斷表達到內地上市的欲望,有傳言指策略日上歐智華會公布上市計劃,不過他昨日重申,期望成為首批到上海上市的外資企業,目前仍然等待監管機構「開綠燈」,但暫時未落實集資金額,「如果集資額夠多,希望部分資金可以匯出內地,但如果金額不大,料將會用作內地開設分行的開支」。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