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4月經濟數據於周二及周三公布後,中國人民銀行昨天即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第5次,下周三(18日)生效。經調整後,大型銀行的準備金升至21%的新高,而中小型銀行亦達19%。經濟師認為,雖然經濟已有放緩迹象,但熱錢因素仍在,壓抑通脹未達標,故中央要再加存款準備金。
人行昨天傍晚6時半公布加準備金,紐約期油立即急跌,但其後反彈。銅價亦由低位回升,反而商品股下挫,英國掛牌的力拓逾2%。在美國掛牌的中資股ADR(預託證券)亦下挫,至昨晚10時半,中移動較港收市跌2.5%,中石油(0857)跌1%。
中資股ADR紛報跌
內地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向本報記者表示,今次加存款準備金是預期之內。他指出,從剛公布的4月份內地經濟數據來看,考慮到緊縮政策正在收到成效,工業生產值已出現放緩,估計有些具影響力的高層官員認為通脹下半年會出現回落,所以決定5月不加息。
4月內地經濟數據顯示,消費物價指數(CPI)增幅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新增貸款739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加金額減少208億元;廣義貨幣供應(M2)按年增幅15.3%,亦比上月回落了1.3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增幅也從3月份的14.8%降至4月份的13.4%(見表)。上述數據均顯示中國經濟趨向放緩,反映宏觀調控開始見效。
「但4月份的外匯佔款(即外匯流入後,人行要發行人民幣買下外匯而製造的人民幣貨幣供應)可能超預期增長,熱錢壓力仍在,提高準備金,就能在維持從緊基調不變之下,保持對通脹及熱錢的控制。」魯政委道。
截至4月底,內地人民幣存款餘額為75.62萬億元,意味今次上調存準金率0.5個百分點,將直接凍結資金3781億元。雖然4月份的新增外匯佔款未公布,但3月份新增外匯佔款達4079億元,加上4月份大增的貿易順差(達114億美元),以及較強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也將推動這個月外匯佔款有高增長。
美銀美林:恐惹熱錢 難加息
另一方面,人行前日重啟暫停近半年的3年期央票,發行金額400億元,3個月期央票亦發行500億元,意味市場整體流動性仍處於緊張。
美銀美林中國經濟學家陸挺指中國加息的空間有限,因為加息可能會吸引更多熱錢流入,亦會打擊經濟增長。所以人行只有繼續以準備金作主要調控工具。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出,上月人行行長周小川已表示,存準金率沒有絕對上限,從中可以預見,內地未來仍然會以存準金率作為最優先與最常用調控工具,繼續遏抑流動性及通脹。
(明報記者陳子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