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生指數有限公司昨日公布季度檢討結果,一如所料,去年上市的友邦保險(1299)大熱染藍,生產護理產品的恒安國際(1044)則爆冷晉身藍籌股一員,而股價屢創新低的富士康(2038)則被剔除。有市場人士表示,恒安「意外」成為藍籌股,可能是因為剔除富士康後,恒指公司希望有另一隻工商業股作代替,而友邦上市不足2年便染藍,亦有「些少反常」。
今次變動將於6月7日起生效,恒指成分股將由現時45隻,增至46隻。友邦撥入金融分類指數,流通系數為七成,將佔恒指比重3.59%,令金融類股份比重增加2.23個百分點至48.03%,其餘公共事業、地產以工商業類股份比重均有下跌。恒安代替富士康晉身工商業分類指數,佔恒指比重0.78%,流通系數為65%。
昨獲利回吐 友邦跌2.2%
今次恒指季度報告發表前,外界已預計友邦很大機會晉升為藍籌,由5月起股價已被炒上,至5月11日,股價累升4.2%;不過,昨日公布消息前夕,市場明顯趁機獲利回吐,友邦昨日股價下跌2.2%,收報26.8元,成交14.38億元。
至於恒安雖未如友邦般大熱,但亦有部分券商「貼中」,股價亦由5月至今累升超過5%。
據摩根大通報告指出,以股份七成流通量計算,友邦納入為成分股後,相信可帶來2.8億美元指數基金買盤吸納, 相當於交易日數2.8日(表);至於恒安,則可帶來9200萬美元的買盤吸納,相當於交易日數3.7日。被「去藍」的富士康,則預計會有1810萬美元的資金流出。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中國太保(2601)在今次季度檢討中,流通系數改為75%,相信會為其帶來2540萬美元買盤,相等於0.8個交易日。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對於恒安獲納入為恒指成分股感到意外,他認為是恒指公司不希望太多國企納入成分股,加上富士康被剔除後,恒安可代替富士康。他指出:「恒指公司考慮成分股時有4大因素,分別是市值、上市年期、成交量以及恒指公司管理層決定權,由於恒安成交量不算太大,相信恒指公司運用了最後一項決定權。」
譚紹興續稱,友邦上市不足2年便晉身藍籌,亦不算正常,但相信是由於恒指公司不希望今次的季度檢討,有國企股獲納入所致。翻查過去三年紀錄,恒指新貴公司公布後一周股價上升居多,比例達83%(表)。
(明報記者羅湋楠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