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長江上游狂建水電站毁生態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21日 21:59
2011年06月21日 21: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還需要幾個三峽?長江三峽集團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披露該公司正在加快推進長江上游金沙江4座巨型水電站的建設,規劃裝機規模近4300萬千瓦,相當於兩個三峽工程。但據不完全統計,長江全流域已建和在建的水電站達2441座。環保人士和學者擔心,無序開發將嚴重破壞生態,增加地質等災害隱憂。

報告說,三峽集團加快建設的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白鶴灘4座巨型水電站,2002年獲國家正式授權開發。其中,溪洛渡水電站於2005年正式開工,計劃於2013年投產發電,裝機總量為1386萬千瓦,是中國第二大、世界第三大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2006年正式開工,計劃於明年投產發電,裝機總量為640萬千瓦。

三峽集團總經理陳飛表示,2010年,溪洛渡、向家壩兩個工程建設進展順利。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的籌建工作也順利進行。

金沙江上游規劃8個梯級電站

實際上,整個金沙江都在掀起水電站建設的熱潮。據內地傳媒報道,西藏與央企中國華電集團合作,在金沙江上游規劃了8個梯級電站,總裝機容量898萬千瓦;金沙江中游雲南境內,也被規劃了8個梯級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2058億千瓦,相當於1.1個三峽水電站。

水利部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長江全流域已建和在建的水電站達到2441座,特別是上游地區水利水電開發規模龐大。《西藏商報》報道,金沙江上游已沒有半塊淨土,如今看上去,長江從源頭到支流,幾乎每一處都設有水電站。據相關規劃,「十二五」期間,中國還將開工水電1.2億千瓦,是「十一五」實際開發量的6倍。

打破長江與下游湖泊平衡關係

環保NGO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對本報說,加快水電站建設的藉口都是「能源需求、節能減排」,但對生態環境、移民、地質的影響隨之而來。「像溪洛渡高壩本身很高,是地質不穩定地區,發生地震等地質災害的隱憂加劇。另在上游連續建大壩後,泥沙和營養物質也會被截斷,當泥沙在上游被攔截,大量清水到下游時會刷深河道,打破長江和下游湖泊的平衡關係,湖泊地區容易出現乾旱。」

外界質疑,內地近年極端天氣頻頻引發自然災害,與三峽工程有關。三峽集團總經理陳飛指集團已盡量減少了三峽工程對環境的破壞。但馬軍指出,希望不要在10幾、20年間,就把寶貴的資源喪失殆盡,「我們也無法對未來交代」。

明報記者王艷喆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