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人對潛水艇的認識,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來自電影。《追擊赤色十月》的辛康納利、《紅潮風暴》的真赫曼,都以「酷」去演繹潛艇艦長,但現實中的潛艇,「酷」卻不是船員的典型。「那些電影都是垃圾。」海軍少尉Nathan Battle笑說,要真實了解潛艇生涯,有兩齣電影可以看看,一齣是1981年的德國電影《從海底出擊》(Das Boot),另一齣是1996年的荷李活電影《潛艇總動員》(Down Periscope),前者描述二戰,後者卻是一齣笑片。
嘲著名潛艇電影未揭真貌
以笑片論潛艇,看似難以置信,但看見Battle少尉、艦長Lott和其他船員,不難想像船上生活並非百分百的嚴肅。父親是空軍的Battle說,自己的名字在軍中不時會成為笑話。Battle 18歲從軍,在海軍服役已經15年,妻子從前也是海軍,但多年前已經退役,「海軍的妻子,大部分都習慣了丈夫不在身邊,但軍人的離婚率是頗高」。
可潛航90日 心理測試防抑鬱
目前在凱布爾號負責武器管理的Battle,已有一段長時間在潛艇服役,「所有海軍都可以請纓上潛艇,但要獲選中卻不容易,是十選一」,「加入了潛艇,就不可再離開,因為潛艇是特殊的戰艇,有專門學問,亦有保密問題」。他說,由於潛艇人少,故食用在海軍中是最好的,但因為船艙環境擠迫又沒有健身室,船員都要為如何保持狀態想辦法,「如做引體上升,或把重物放到袋裏面舉重」。Battle說,當年在潛艇負責安裝魚雷和導彈,休息時就睡在魚雷艙,「攬着魚雷、導彈睡,特別涼快」。
漢普頓號最長可以在水底潛航90日,不見天日,會否出現抑鬱症?「不會,我們加入時都要通過心理測試。」除了心理,生理要求亦相當嚴謹,「不可以有色盲,所有電線都要靠顏色分辨;亦不可以有腎石,因為腎石容易復發,船上只有一個醫生,即使可以由直升機接走,亦相當危險」。Battle說,潛艇被巨型八爪魚襲擊是卡通橋段,但在水底亦會遇到鯨魚,「牠們會當潛艇是同類,用身體撞你」。除了鯨魚,水底更危險的是山脈,航行時要格外留神以免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