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因為連續兩天向下游泄水,三峽水庫水位昨日降至153.03米,比兩天前的156米正常蓄水水位低2.97米。三峽大壩的最高水位為175米,蓄滿水則能達到最大發電能力874億千瓦時,而在156米時則只有720億千瓦時,足足少了126億千瓦時,相當於大亞灣一年發電量的85%。
《新民晚報》報道,三峽工程兼具水利、發電的樞紐作用,而三峽電力又主要輸往現時最缺電的華東地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水文基礎理論研究室主任王銀堂解釋,三峽大量蓄水可補「電荒」之不足,與此同時,又會造成下游缺水,而由於近期降雨量不足,唯有讓三峽放水來給下游旱區「解渴」。
但據《東方早報》引述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盧耀如說,三峽水位影響發電量與目前「電荒」關係不大,中國目前火力(煤炭)發電佔全國總發電量78%,水力發電只有一成多,其中三峽的電量目前又只佔水力發電的十分一,「電荒歸根結柢還是跟火力發電關係更大,直接原因是煤炭價格高,運輸又貴,導致電廠發電愈多虧損愈大。」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