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作為一個奢侈品牌集中地,「意大利製造」意味着創造力、手工藝及小規模產出,以及家族企業的代代傳承。這一切都有別於工業化批量生產,同時也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堅持所謂的「意大利製造」在如今是否還有意義?在許多消費者心目中,「意大利製造」是精緻和品位的代名詞。為Ferragamo製作高級手袋的意大利手工藝師Filippo Picone曾表示,從設計稿到第一個樣包出爐,前後大概需要3個月的時間,要經歷設計、選料、裁剪、構圖、拼貼和縫製6個工序,後面4項由工藝師來完成。
但實際上許多標有「意大利製造」的產品,原材料乃至初步加工均在成本較低的新興市場完成,最後將半成品運至意大利,完成最後工序,並貼上標籤。意大利政府去年3月通過一道強制性標籤計劃,若要給產品冠上「意大利製造」的標籤,必須保證有兩個以上的製作工序是在意大利境內完成,但該法令後被歐盟否決,因有違成員國間產品的自由流通。
不過歐盟在討論多年後,也將於2013年3月起推行《原產國標籤法》,要求進口到歐盟市場的原材料必須獲得身分證明,此舉將有助追溯原產地。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