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受到匯豐昨日公布的5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預覽指數(PMI)回落至去年7月以來最低水平(圖1)。引發市場對內地經濟放緩的憂慮,加上上海銀行同業拆息飈升等利淡消息籠罩,A股昨日迎來4個月來最大跌幅,2800點關口失守,收報2774.57點,跌3%,微穿250天線。
國際板快推 資金撤離待炒作
A股上周反彈乏力,一直徘徊於2800點區域,市場早已擔心昨日開市將應驗「久守必失」魔咒。果然早盤受美股下跌影響,滬深兩市雙雙低開並持續滑落,滬指跌破上周二2821點低位後更引發市場恐慌,跌勢加快,最終失守2800點(圖2)。
市場分析認為,A股震盪主要受資金荒及經濟放緩兩大利淡消息影響。中證監主席尚福林上周五在陸家嘴論壇表示國際板快可推出,消息令部分資金撤離市場等待炒作國際板。
此外,內地新股發行及上市公司再融資不斷,僅本周合計44.61億元的擬募資金額,便較上周增加近六成,加上貨幣緊縮政策預期不改,令A股資金進一步緊張,雖然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上周五透口風將有百億社保基金入市,但未能帶來刺激。
PMI預覽指數跌 憂內地經濟增長
資金流入市場不足的同時,匯豐昨日公布5月份PMI預覽指數為51.1,較4月份的51.8終值有所回落,顯示內地製造業擴張勢頭進一步減慢;這個水平也是該指數去年7月份以來最低,反映在抗通脹背景下,內地經濟增長動力有所削弱,這也令市場產生憂慮,影響A股表現。
但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沒有必要擔心內地經濟「硬着陸」,因為當前的PMI水平與13%左右的工業增加值,以及9%左右的GDP增速一致。雖然中國工業生產的增長在未來幾個月仍可能持續走弱,但會是溫和地減緩而非劇降。他又指出,中央的政策着力點仍是抗通脹、穩物價,因此仍將維持當前的緊縮貨幣政策。
與PMI同時公布的投入價格指數為60.12,雖然增速創9個月最低,反映通脹情况稍減,但壓力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