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評論﹕胡錦濤會批溫嗎?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25日 05:59
2011年05月25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共自由派老幹部、《紅太陽的隕落—千秋功罪毛澤東》一書的作者辛子陵曾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提出兩點諫言:對內不可批溫家寶,對外不可發動第二次抗美援朝。看來他是杞人憂天了,因為胡錦濤絕不可能批溫家寶,第二次抗美援朝的機會更是微乎其微。

六四教訓 表面保持一團和氣

中共上一場高層權力鬥爭是1989年的「六四」,時任總書記的趙紫陽被罷黜。22年來中共汲取的教訓之一,就是高層不能分裂。陳希同、陳良宇等政治局委員「落馬」,表面理由都不是政治原因,亦未引起大震盪。而在最高層的政治局常委層面,不管有多少明爭暗鬥,耳語頻傳,無論是江澤民與喬石,還是李鵬與朱鎔基,無論是胡錦濤和曾慶紅,還是胡錦濤和溫家寶,至少都在表面上保持了一團和氣,而且遵守了「刑不上常委」的潛規則,所以,不管外間對黃菊、賈慶林的傳言如何甚囂塵上,沸沸揚揚,他們都要麼是得以善終,要麼是屹立不搖。

中共高層形成這種共識的原因,既是汲取了毛、鄧的前車之鑑,今日中國的多少麻煩都是黨內鬥爭殘酷化的纍纍惡果,也是受蘇聯東歐共黨同志下場的刺激,令他們有了命運共同體的危機意識。他們深知,在高層再無威權人物的今天,內鬥分裂只會是兩敗俱傷。所以說,即使胡錦濤對溫家寶有再多不滿,在餘下年多的任期內,兩人仍會相敬如賓。

雖然金正日今次訪華一如以往未作官式宣布,在內地蓬勃的網絡微博,還是令他全程都處在直播之下,這種形態的轉變也反映了中朝關係正在出現微妙的質變。儘管金正日仍舊抱殘守缺,但中方對他已不會再予取予攜,只會給他指一條改革大道。而在平壤全面投入中國懷抱的今天,朝鮮半島其實已進入中美共治時代,如此,何來抗美援朝之憂呢?

孫嘉業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