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調控可能近尾聲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26日 05:59
2011年05月26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於5月20日在陸家嘴金融論壇發表演講,講辭中提到央行自2008年到現在,從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到應付國內通脹之間的宏觀背景,以及央行在決策背後的思維邏輯。按此思路,內地的調控可能接近尾聲。如是,壓在港股身上的三座大山之一,將會消失。

壓着港股大山之一 隨時消失

我們回顧一下全球金融海嘯由開始至今,人民銀行政策的變化。

2008年9月,美國次按迅速惡化,演變成了一場全球的金融危機。內地決定在2008年11月初推出總值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周小川表示,因為當時不知道危機究竟怎麽演變,所以當局選擇在最開始的時候盡量出手要快、出拳要重,以便盡快把危機擋住。眾所周知的是,一般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實行以後會帶來副作用,就是事後會引發物價上升,可能會引發某種資產泡沫。

寬鬆貨幣政策 逐步轉變

中國經濟在2009年第2季度已開始出現一些好轉的迹象,下半年中國經濟出現了比較强勁的復蘇。2010年上半年,中國的經濟在全球復蘇過程走得最早、最快,而且確認復蘇。央行開始考慮貨幣政策擴張的程度可以有所改變,早於2010年1月份上旬就開始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並於2月和5月再度調高準備金。另外,投資者應留意到中國的M2同比增長,由2009年底超過30%,降至2010年7月時的17.6%。雖然央行當時還是採用了比較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但是擴張的程度開始放緩、收縮。

2010年底至今,內地的經濟形勢判斷開始比較清楚,儘管國際市場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整個經濟政策要有適當的調整,已經形成了共識。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2010年底時,正式開始明確了貨幣政策轉向穩健。央行推出真正的貨幣政策緊縮,在2010年11月開始加快上調準備金率的速度,由17%開始迅速升至目前的21%,並且加大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和提高利率。

股市一兩個月後或見底

總括來說,央行的決策其實有迹可循的。在環球經濟變得嚴峻時放鬆、在不確定性增加時暫停收緊保持觀察、待情况轉為樂觀而通脹惡化時繼續收緊。我們認為央行將於短期內再度進入觀察期,提高準備金、利率等動作將接近尾聲,但貨幣政策將維持穩健。

大市方面,投資者目前正陷入悲觀氣氛當中,忽略了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將於短期內轉向的利好因素,股市繼續下滑。當市場確認人民銀行政策改變時,估計要一、兩個月後,屆時大市將見底。

唐焱

中國光大控股 市場策略部主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