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三峽水庫自本月20日加大泄流量以供抗旱,但因泄水量是上游來水量的2倍,入不敷出,一周已用了水庫可調節庫容約80%。三峽管理局官員直言,如果半個月內上游來水不增加,極可能「無水可供」。中央氣象台昨日發布乾旱黃色預警,指5月底前長江中下游地區仍以「晴熱天氣」為主。
上游來水 入不敷出
據新華社報道,面對中下游的嚴重乾旱,三峽水庫從20日起提高下泄水量,每天泄水量約2億立方米。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鄭守仁坦言,抗旱是三峽樞紐新增功能,「設計時只有防洪、發電、航運和供水功能,現在看來還要滿足抗旱用水。」
調節庫容已用了80%
按設計,三峽水庫可利用145米至175米間的221多億立方米的調節庫容發揮防洪功能。三峽樞紐建設運行管理局運行處處長王海說,目前水位已降至152米附近,調節庫容已用了80%,「如果6月10日上游來水還未見漲,而中下游又沒有大範圍強降雨的話,到時水庫將極有可能面臨『無水可補』的局面。」
全國蔬菜價格反彈
長江中下游持續乾旱已令全國蔬菜價格全面反彈,據國家統計局周二(24日)公布的數據,大白菜、油菜和芹菜價格分別較兩周前上漲11.6%至16.4%。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由於食品類佔消費物價指數(CPI)30%左右,而蔬菜佔食品類約20%,預料5月的CPI會由5.4%上調至5.5%,創34個月來新高。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