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這數周城安都表示國企指數跌至12800點可以入市炒波幅,但上周本欄指「國指未來個多月仍很可能趁歐豬動盪下試12200點或更低」,有友人就問城安是否對後市轉淡。其實剛好相反,城安現在較兩三星期前更樂觀,主要是歐豬形勢像似接近攤牌格局,歐美日的最近經濟數據轉弱,二、三線港股又已出現洗倉迹象,所謂下試12200點只是分段入市下的下一擬定加注位,因為無人可以預知市場借歐豬藉口會插到幾深,只留一大注待最低位才入市不切實際。這兩周城安入市後大市亦有反彈,但反彈乏力,部分是歐豬危機在等結局篇,內地旱情又叫人擔心食品通脹會再度升溫,A股亦連跌多日,6月大市要短暫下跌仍然可以有很多理由。
大市恐慌 或處轉角位
縱使如此,前周末評級機構接連負面看待希臘及意大利,城安上周一便提早買了少許二線股,因為個別二線股已經跌得很厲害。在投資市場與大戶鬥智是要有彈性及多手準備,但大家可以揣摩三個法則:一、大市愈恐慌,特別是有人為成分,如前年匯控33元嘜價引發的市場恐慌,大市愈可能處於轉角位;二、股市指數愈低愈抵,因為經濟與投資氣氛都是有熊牛交替的周期性,經濟轉好大市自然會反彈;三、有基本因素支持的二線實力股是愈洗倉愈可收集,因為接了貨的實力買家在其他投資者清倉後會把股票慢慢推高。
上周港股反彈乏力,部分亦是市場突然流傳在港資金有流走風險的言論,有指起因是金管局要求銀行作壓力測試,亦有指是日資大和剛有報告分析香港的M1增長,猜測可能有逾5000億港元的熱錢會在歐美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後調離香港,引發港股及港匯上周表現疲弱。撇開金管局不談,城安認為這等言論或分析不合時機,不是大行建議資金從新興市場回流歐美已談了近半年嗎?更何况這兩年來的M1增長中有不少是源自內地的4萬億元救市資金,香港的天價豪宅便是最佳證據,此等資金未見退潮迹象。再回說歐美日的經濟弱不禁風,最新便有疲弱的美國耐用品訂單及房屋數據,美元應聲下跌而巴西的股市及貨幣則於過去數天合共上升逾5%,現在預期歐美加息或緊縮貨幣供應令資金撤出新興市場是過分的遠見。
上周城安表示香港政府對六大產業缺乏支持,立刻便有政府的活化工廈計劃抽高工廈租金,文化及創意產業百上加斤的報道。記得早前亦有私營醫院申請租用丟空醫院舊址不獲批准的個案,似乎大部分產業都會遇上租金或選址困難而難以起動。有友人對城安表示,新加坡銳意扶持各項產業,教育產業上便引入麻省理工開設分校,各項科技產業亦有大量科研及培訓支出的稅務優惠。另外,台灣政府亦十分着緊產業發展,好像日本311大地震,台灣的工業技術研究院於312便已出報告剖析災難對各行各業的好壞影響,所以新加坡與台灣在產業發展上,相較香港少知少理的管治態度實在是高下立見。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城安
shingon.mingp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