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者籲勿用膠盒盛熱食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01日 05:59
2011年06月01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市民「聞塑色變」,但其實塑化劑應用廣泛,一般食品包裝、化妝品和玩具等都有。港大教授指高溫會令塑化劑加快釋出,呼籲市民應避免將塑料食物容器加熱及使用塑料盛載熱湯等,以免吸入塑化劑,增加患生殖疾病、乳腺癌或卵巢癌等風險。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研究發現,部分塑化劑包括被加入台灣食品中的DEHP、DINP和DBP、BBzP等,結構和雌性荷爾蒙相似,身體細胞對它們的反應與雌性荷爾蒙相同。醫學院內科系腦神經科教授何樹良解釋,上述塑化劑會產生雌激素效應,令身體錯誤發出抑制蛋白生產信號;雖然無急性的毒性作用,但被吸收的塑化劑會積累在脂肪組織中,可能會令精子減少及增加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等,對身體長遠潛在不良影響。

應用陶瓷不鏽鋼玻璃

他指出塑化劑的應用廣泛,大部分食物容器都有,愈軟的塑料使用的塑化劑愈多。市民利用保鮮紙及塑料容器保存熱食,或將盛載食物的塑料容器加熱,都有可能加速塑化劑的釋出,增加吸入風險。他建議市民盛載熱食或將食物加熱時,應使用陶瓷、不鏽鋼及玻璃等容器。

港大快速測試 兩日有結果

此外,港大開發出一種簡便的雌激素效應快速測試工具,用以篩選及檢測有潛在風險的化合物,兩日內即有初步結果,遠較傳統在動物身上作測試需時6至7年為快。何樹良指出,現時技術尚在實驗研究階段,但相信年內可推出市面,供政府部門及廠商在使用塑化劑前先做簡單測試,減少有害塑化劑的應用。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