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女子網球界經歷重重波折,1982年新星胡娜因得不到出國成為職業球員的機會而出走美國,當年李娜才剛剛出世。從「胡娜出走」到「李娜奪冠」的29年,中國網球女將終吐氣揚眉,也側寫了中國迎上全球化的變遷。
文革打網球受批判
網球運動被視為「洋玩意」,文革時首當其衝,不少官員因打網球受到批判。1972年,為紀念毛澤東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20周年,國家體委開始恢復各項體育活動。運動員從各地陸續調回,有大賽再臨時選拔國家隊,但比賽機會很少。
由余麗橋和胡娜等4人組成的中國女網隊,82年參加美國加州舉行的比賽。其間胡娜失蹤,向美國申請政治庇護獲批,成為著名的「胡娜出走」事件,引發中美外交風波。胡娜事後解釋出走是因太想成為職業網球手,但在獲得全國所有冠軍後,苦無法再提高。當時中國選手很少參加國際賽,更不可能參加排位賽。
改革開放 與世界接軌
出走後胡娜受傷病困擾,最好排名只是世界前50位。李娜在胡娜出走那年出生,後來加入湖北隊,教練正是余麗橋。隨着改革開放,中國開始從體校、省市和國家隊這3級體系下搞好網球運動,近年更深化體制改革,開始主張讓「好苗子」走出國門,提升戰術意識和心態,尋求與世界職業圈接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