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屯門非急症手術死亡率最高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06日 05:59
2011年06月06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醫管局連續兩年審核公立醫院手術成效,屯門和仁濟兩間醫院在2009/10年,再次成為病人接受急症手術後30日死亡率最高的醫院。非緊急手術以屯門醫院表現最差,全年有1393宗非緊急手術,病人接受手術後30日有33人死亡,超出標準水平兩倍。專家小組初步了解後,認為與醫生人手不夠及醫生工作量過重有關。

醫管局於2008/09年開始監察手術成效,但卻將「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列作「內部文件」不公開。09/10年監察手術計劃共審核23,740宗手術,非緊急手術佔18,375宗,緊急手術佔5165宗,另有200宗急症手術經審核後再歸類為非緊急手術。

醫局認去年沒大力探究原因

報告揭示,09/10年非緊急手術整體表現差過08/09年,08/09年整體死亡率為0.6%,但09/10年升為0.9%。急症手術整體表現則略有改善,08/09死亡率為10.9%,09/10年微降至10.8%。但屯門和仁濟兩醫院在09/10年,再次成為病人接受急症手術後30日死亡率最高的醫院。

手術成效監察計劃總監袁維昌醫生、醫管局外科統籌委員會主席莫碧添醫生,對於屯門和仁濟連續兩年的手術表現高度關注,同時承認在08/09年,即使知道屯門和仁濟的手術表現在水平以下,但未有大力探究原因,但今年專家小組會加大力度追究原因,從而提出改善建議。

袁維昌與莫碧添於5月中組成專家小組,實地到屯門和仁濟了解情况,初步認為與醫生工作量過重有關。莫碧添指09/10年屯門醫院全年有手術2089宗,手術宗數在17間接受監察公立醫院中排第3位,第1位是伊利沙伯醫院,有2931宗,第2位是瑪麗醫院,有2253宗(見表),但屯門醫院急症佔696宗,外科醫生收急症的比率較伊利沙伯和瑪麗為高。

屯門醫院手術量排第3

莫碧添說,專家小組有關注醫院的設施、整個醫療程序,以及該兩院的醫生資歷。以仁濟為例,其資深醫生人手並不少於其他醫院,但仁濟的醫生向他們表示,「醫生人手不夠,有時手術做到一半,有醫生要出去收急症,剩下資深醫生自己做手術」。若醫生人手不夠,每個手術這個步驟慢一些,那個程序慢一些,便會影響手術成效。

但兩人均表示,了解醫院手術水平並不能只考慮簡單因素,故會再請各科專家,如肝膽胰各科專家,分開再細查死亡個案的細節。

明報記者 談誦言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