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北京聞風﹕塑化劑風波引發「毒二代」擔憂 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10日 05:59
2011年06月10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的台灣塑化劑風波持續發酵,波及兩岸三地,目前大陸宣布暫停進口的台灣受塑化劑污染產品數量已上升至948種。

此前,內地有人以「隔岸觀火」心態看待塑化劑事件,認為這只是台灣、香港的風波,大陸可免受傷害,一些地方監管部門也猛派「放心丸」,「市場上尚未發現塑化劑污染的痕迹」。然而,民眾「塑化劑」恐慌仍在延續,主動瞭解相關知識,自行「排險」。

嚴重威脅民族生存

食品安全問題目前成為當下內地民生焦點問題,並上升為國家政治層面的課題;4月底,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天津指出,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要確保廣大民眾都能夠吃上放心的食品。

目前,內地1980年後出生的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已到「而立之年」,他們的孩子同樣是獨生子女,被稱為「獨二代」。令人擔憂的食品安全形勢令「獨二代」在娘胎裏就開始「涉毒」,母親在懷孕時吃的食品、喝的水當中都或多或少被污染,「獨二代」出生後,還要面臨着毒奶粉和各種添加劑的戕害,難怪北京一位年輕母親戲稱,自己兩歲的孩子正由「獨二代」變成「毒二代」。

內地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嚴重,從最初曝光的二噁英、鉛、陳化糧毒米、蘇丹紅、瘦肉精到牛奶中的三聚氰胺、肉類魚類中的抗生素、食品中的有毒添加劑、農產品中超標的農藥等,已對民族生存構成嚴重威脅。

日吃80多種添加劑

內地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已是普遍現象,一般成人每日吃進80多種添加劑。內地目前亦是全球第一的化肥農藥生產大國、進口大國和使用大國,有1.36億畝農田遭受不同程度的農藥污染。

權威資訊顯示,去年,內地雖然查處了食品及相關產品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13萬宗,但僅拘捕疑犯248人。學者指出,雖然國家出台了食品安全法,也加重了對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刑罰,但從已受追究的情況來看,仍缺少震懾效應。

據消息人士透露,於今年初開始的全國食品安全篩查工作並非短期行為,建立相關機制已在醞釀之中。而在學界,相關食安問題產生源頭的反思聲音也愈來愈多,不僅針對各種添加劑的引進、立項,還更深入地針對轉基因食品的種植和生產。

鍾鳴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