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對冲基金非洲掠地 推高全球糧價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10日 05:59
2011年06月10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一智庫組織發表報告指出,歐美對冲基金近年在非洲窮國「掠奪土地」,成為全球糧價高企的幫兇。該組織指出,對冲基金及炒家單在2009年已租買6000萬公頃土地,相等於550個香港或一整個法國這樣大,他們用這些土地種植生物燃料等出口商品圖利,百萬計農民則在沒賠償下失去田地。報告稱,這些基金的投資者包括哈佛等知名學府,由於回報高,他們對這類不道德行為視若無睹。

投資獲利 哈佛無視不道德

近年西方輿論經常指控中國「掠奪非洲土地」、「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儘管專研非洲問題的美國美利堅大學教授布羅伊蒂加姆(Deborah Brautigam),已曾撰書反駁,反稱中國在非洲的投資策略,確是基於互惠互利。

今次由加州奧克蘭研究所(Oakland Institute)發表的研究報告,反而令人更關注西方投資者的角色。這份叫《了解非洲土地投資交易》(Understanding Land Investment Deals in Africa)的報告稱,外國公司要麼利用非洲土地種植糧食,鞏固自身在全球糧食市場的地位,要麼改種生物燃料及花卉等出口商品圖利。報告批評這種做法「令全球糧食系統不穩,造成的威脅可能比恐怖主義更大」。

奧克蘭研究所分析過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南蘇丹、塞拉利昂、馬里及莫桑比克的土地交易後,得出今次報告的結論。報告稱﹕「以高風險金融操作製造房地產泡沫、令全球陷入衰退的金融機構,現在正對全球糧食供應做同樣的事。」

報告還稱,部分金融機構透過與易受騙的部落領袖或貪腐政府官員交易,低價獲得土地,他們在協議中承諾為當地提供工作及發展機會,但土地到手後卻食言:「沒人應相信這些投資者會幫助飢餓的非洲……這些協議最後只會為腐敗的領袖及外來投資者的口袋進帳。」

報告指出,部分非洲政府急於引入現代化耕作模式,希望可增加產量以解決本土糧食不足問題,結果反而助長了搶地歪風。報告警告,搶地行為還對當地環境構成嚴重破壞,造成水源流失,並可能造成政治動盪,「引發如突尼斯及埃及的革命」。

賤價買地 錢歸投資者

許多非洲土地交易是透過倫敦Emergent資產管理公司進行,它由一批前摩根大通與高盛外匯交易員成立。奧克蘭研究所相信,Emergent在美國的客戶投資了多達5億美元,預期獲得高達25%回報。Emergent發言人承認美國一些大學及退休基金是其長期投資者,但堅稱有關交易是以「負責任方式」進行,「這不是掠奪土地,我們希望令這些土地更具價值」。另一家名為EmVest的資產管理公司亦強烈否認掠奪土地指控。該公司強調,它所有在非洲的土地都是合法取得,在莫桑比克的僱員更是領取比最低工資高40%的薪金,當地人都「極高興」和它合作。

英國廣播公司/衛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