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推「限量地」 3地皮2100伙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11日 05:59
2011年06月11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繼早前推出「限呎地」後,昨首度推出3幅「限量地」(有最低單位數目要求),望能透過推出兩項措施平衡市場需求。業內人士指出,無論「限呎地」和「限量地」,都難於短期內令樓市降溫,不過相較「限呎地」,「限量地」或能讓發展商把項目靈活剪裁。

發展局長林鄭月娥昨表示,為更好地確保單位數量供應,當局認為有需要在該3幅面積較大地皮的賣地條款中,加入發展商須提供單位最低數目的要求;3幅土地總共可提供近2100個單位。

單位面積趨大 須限制「最低供應量」

官員強調,今次推出3幅「限量地」,不等於政府今後不再有「限呎地」,因稍後政府公布的西鐵南昌站發展計劃會有多達75%的單位屬於「限呎」單位,每個單位的平均面積已由以前的88平方米,縮小至約40多平方米。

今次為3幅較大型的住宅用地引入「最低的單位供應量」,主要是考慮到近期發展商向政府提交的圖則申請中,單位面積有愈來愈大的趨勢,故有需要限制單位數目。此外,「限量」而不「限呎」的好處在於可配合相關土地所在地區特色,例如九肚山本來就是一個低密度的豪宅區,若嚴格限制區內土地全數只能建小型單位,便與區內規劃格格不入。

限呎地難保售價低

「限呎」安排也不可以確保建成後的單位售價是一般市民可以承擔。官員亦預告,稍後當政府公布紅磡一幅「限呎地」的投標價時,大家會為「價格之高」感到震撼。

中原測量師行董事總經理黎堅輝表示,3幅「限量地」由於限制不包括單位面積和設計,相信發展商會因應市場變化和需求,自行決定大、小單位的比例,令剪裁的靈活性較「限呎地」為高。「發展商難鑽空子,由於要符合最低數目要求,在興建大量大單位的同時,亦要興建相當數目的細單位,以九肚山為例,細單位根本難獲市場承接」。

會德豐地產執行董事黃光耀認為,一季推出6000伙,數量不算太多,而政府新推的「限量地」,比之前登場的「限呎地」更彈性和靈活,因為發展商可因應市况及市場需要,自由決定興建哪一類單位,而規限某項目必須興建某一特定數量單位,亦避免發展商界一面倒興建大型單位。

至於「限量地」會否出再湧現更多「超袖珍型」細單位,黃光耀表示暫時很難估計。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