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人住屋問題的困境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15日 05:59
2011年06月15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慧雅與友人談起香港的通脹問題,談到現在通脹的壓力十分明顯。歸根究柢,香港是一個大部分東西都要靠入口的地方,在聯繫匯率制度和美金貶值的大前提下,香港出現通脹是難以避免的。另一方面,與香港緊密聯繫的美國和中國在2009年後,都大印銀紙,而且金額是以萬億元計。相對而言,香港樓市的規模是顯得頗為渺小。在這大環境下,香港樓價上升似乎只是很自然現象,硬要控制它,究竟是否行得通,並要帶來什麼的代價?一時之間,慧雅也思之惘然。

樓價高企按揭緊 一般港人難上車

無論如何,金管局在上周五是再度收緊按揭。從某角度看,這是保護了銀行體系,但在同時間,卻可能犧牲了大部分普通香港人的生活質素,在細想之下,慧雅不禁問:這值得嗎?基本上,在目前的按揭條款下,買一間600萬元以上的單位,買家只是首期加印花稅,已是要200萬元現金以上,若是要買1000萬元以上的單位,更是動輒要600萬元現金以上。即使以世界大城市的標準而言,都是一很大的銀碼,但在今時今日,究竟600萬元可以買到什麼單位?據慧雅的了解,現在大角嘴帝峰皇殿的300多呎單位,有些已要600萬元。即使是1000萬元,也相信不足以買到太古在灣仔星街五號的一個一房單位。在這情况下,一般的香港人究竟怎樣才可改善生活呢?

慧雅的觀察是,不少港人可能是要麼就接受住在細小的舊單位,要麼就租住一些較大的新樓,變相幫助具資金實力的人供樓。想深一層,香港人真的要這麼苦嗎?慧雅會再談這問題。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