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家族生意靠增值 工序外判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20日 05:59
2011年06月20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廠商因香港經濟轉型而北上設廠,到今日又要面對內地成本上漲問題,公司以Kinox(建樂士)品牌製造家用廚具及商用電器的孫啟烈,亦面對再轉型的壓力。「港商面對內地廠商競爭,現時在內地好多都有overcapacity(產能過剩)問題,要轉型升級,做多些value added(增值)。」

Kinox由孫啟烈父親於1949年創立,現在已交由第3代管理,位於深圳華南城旁的物流基地,面積有5萬平方米,孫啟烈坦言,有地產商洽購。「那塊地在1992年買入,土地本身有capital gain(資本收益),現在有幾間地產商有興趣合作,都在等發展商提出計劃。」

內地港商「唔會死」

內地通脹升溫,孫啟烈認為,港商要面對新一輪轉型升級,但強調港商「唔會死」。「製造業要增加多些outsourcing(外判),將製造程序外判出去,反而自己多做加工,在外觀及功能上增值,才能做得住。」他以Kinox產品為例:「Kinox品牌現時主力做技術升級,好似供酒店食肆用的果汁鼎,我們買現成產品回來加工,原本產品沒有保冷功能,裏頭放的果汁會隨室溫變暖,我們便在鼎中加入冰棒,有保冷元素產品便可賣得貴些。」孫說這項技術是公司自行研發,最初用在家庭用的果汁容器,因為英國人喜歡在夏天飲凍的檸檬汁,後來他們發現可以放在酒店用的果汁鼎中。現在公司已着重加入技術,生產已外判給內地民企。

自2008年金融風暴後,內地設廠的港商汰弱留強,一些低增值的工廠及行業面臨整合,孫啟烈認為,現時留下來的港商,整體生產量不大,但做多了物流工作。「多了港商找代工做OEM(原設備生產),自己就做多了物流工作,工人的工種亦改變了,慢慢地轉型。」

生產量不大 物流做多了

孫啟烈強調,港商是不會死的,「數目會一直下跌,低增值、價錢沒有競爭力、低技術含量的會被淘汰」。不過,剩下來的便會是有技術加工、高增值的製造商。「像Kinox品牌,從前一向做家電的,現時會做酒店食肆生意,除了購入產品加工外,亦會加強產品設計、外觀及實用性等,如果設計做好啲,比起內地純製造商便有優勢。」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