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特首曾蔭權指示全力尋找土地興建住宅下,由財政司長曾俊華主持的房屋用地供應督導小組近日召開會議,加緊找地,據了解,新增土地暫主要放入勾地表作私人市場住宅,然而一旦特首拍板復建居屋,政府可從勾地表中將部分土地轉為居屋用途。曾俊華昨在兩周內再形容現時樓市環境極不尋常,如有需要,政府會毫不猶疑進一步加大出招力度。
曾蔭權將於10月發表的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復建居屋安排,惟消息指出,即使拍板建居屋,尚要經覓地等前期工作,估計要到明年下屆特首任期內才能開展。以建屋工程約需3年計算,最快也要到2015年之後才可出售。
最快2015年出售
對於覓地建居屋,據了解,除了長遠填海和將政府設施搬入岩洞釋放土地外,政府在中短期亦會騰出土地作資助房屋,不排除可在現時供發展商勾出土地拍賣的勾地表中,找一些土地轉為興建居屋。
不過,運輸及房屋局在內部已表明,無論如何都不能向已規劃作公屋的土地打主意,以免影響公屋輪候3年配屋的目標。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和經濟動力林健鋒不約而同認為,政府可考慮將小部分郊野公園範圍,改變用途來復建居屋。譚耀宗指出,填海需經環評等步驟,到正式填海動工以至居屋落成,時間或長達10年,政府應在填海以外考慮其他方法。林健鋒亦說,目前本港郊野公園範圍大,只要將其綠化比例作小量修改便可騰出空間建屋,「改少少比例便會有很多」。
財爺兩周兩說樓市不尋常
另外,曾俊華昨在網誌中形容,目前樓市環境極不尋常,即使徵收額外印花稅,令投機活動冷卻,「樓市仍然繼續受到其他因素推動而持續熾熱。我們分析過現時情况,覺得形勢確有風險,不得不立刻加大有關措施的力度」。他重申,「如有需要,我們會毫不猶疑進一步加大出招力度」。
他續指出,第一季置業負擔比率升至49%,若利率增加3%,比率將升至63%。政府推出措施,「不是希望一下子把樓市『打沉』」,所以提出的穩定樓市措施不少是「反周期」措施,在樓市過熱時採取抑遏性措施,防止泡沫風險愈吹愈大,而當樓市調整時,政府可靈活調節這些宏觀審慎措施的鬆緊。
曾俊華再次呼籲市民置業時要小心衡量風險,留意外圍形勢對香港資金流和利率的影響,以及因應個人收入量力而為,千萬不可「去到盡」。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