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市不振,內銀股短期或再添壓力。彭博通訊社昨晚引述3名消息人士稱,持有建設銀行(0939)256億股H股、相當於逾10%股權的美國銀行,擬在今年內出售一半持股,套現105億美元(約820億港元),以補應對監管機構更高的資本要求。報道引述美銀發言人稱,該行與建行仍是策略伙伴,這種關係未來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建行發言人拒絕評論相關消息。
另外,外資大行瑞信唱淡國指及內銀股,加上內地拆息再抽升,中港股市未能乘上星期外圍做好之勢,恒指昨天高開200點後,倒跌近100點收場,上下波幅近400點。不過另一間投行蘇格蘭皇家銀行表示,中資股最差的時候快過去,建議盡量吸納,未來18個月MSCI中國指數有機會升四至八成。
上海隔夜拆息逼近7厘
銀監會一星期前宣布提高款準備金率昨日生效,昨日上海銀行同業隔夜拆息比上周五躍升2.97厘,至6.955厘,兩周息率亦升至最高7.5442厘,升0.53厘。港股昨收報21599點,跌95點,成交658億元。
瑞信看淡內地經濟,並把國企指數今年目標由17500點調低至15000點,並發多份報告籲沽內銀股及降低內房股評級。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昨日在記者會上說,在抑通脹及樓價為主任務下,中央接受經濟增速回落至8%,因此他預期緊縮的貨幣政策仍會持續,經濟增長將繼續放慢,情况會維持至明年中甚至年底,所以將今年中國GDP增速預期從8.8%微調至8.7%,明年則由8.9%降至8.5%。
陶冬說,內地通脹主要來自食品價格及工資成本,加息對這兩方面影響不大,但因中國總體通脹將於一段長時間保持高位,故預計今年至少有3次加息機會。
瑞信看淡內銀內房板塊
他也認為存款準備金率上調至明年23.5%便見頂,因為一旦超過23%,銀行的借貸功能將會受到影響。目前準備金率為21.5%。
此外,瑞信也看淡內銀及內房的未來表現,中國策略師陳昌華昨日在報告稱,由於中資銀行資產質素風險不斷升溫,故將銀行板塊評級由「增持」調低至「減持」。當中,農行(1288)及中行(3988)被下調評級,其他內銀的目標價也有所調低(見附表)。瑞信同時調低多隻內房股目標價。
蘇皇昨天的發表報告則南轅北轍,指經濟放緩、通脹上升等負面因素會在6月過去,又認為由於今年第三季內地保障房建造將加速,有助固定資產投資增長(FAI),硬着陸的機會為零,萬一經濟速度比北京所想的稍低,中央仍有許多招數保增長。該行建議買入與大市波動相近(high beta)的股份、與FAI相關而非消費股、上游業務與部分銀行如招行(3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