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政府今次未必輸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22日 05:59
2011年06月22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新隧公司和政府一旦進入仲裁程序,起碼需時一至兩年,雖然上兩次政府在仲裁均敗給新隧公司,但了解事件的接近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其中一名上兩次均有當仲裁員的馬天敏,因已長居外國,估計今次未必參與,故今次仲裁員對經濟大環境和新隧公司的財政情况可能和上兩次有不同意見,仲裁結果政府未必會輸。

消息人士指出,每次仲裁均獨立處理,不會對下次仲裁有約束力,故仲裁員未必會如上兩次般接受東隧加價。他比較過東隧和其他基建營運機構,發現東隧內部回報率高得多,「例如賣魚蛋賺兩元,你賺五元,你好食啲嗎?」

消息人士又指出,對東隧未來盈利的估算,是看汽車流量,而預期在2016年專營權完結前,東隧流量會繼續上升,故新隧公司是「賺硬錢」,估計仲裁員都會考慮到全盤情况。

每次仲裁大約花兩年

雙方進入仲裁程序後,要委任仲裁員,若未能就仲裁員達成共識,便交由國際仲裁中心指定仲裁員。然後雙方會交換文件、準備證據、排期仲裁等。香港仲裁師學會前會長王則左稱,視乎案情複雜,仲裁時間有快有慢,可以快到幾個月內完成。 過去新隧公司兩次就加價仲裁,都大約花兩年,香港大律師公會仲裁及調解事宜委員會主席蘇國良認為,這與大部分仲裁時間相符,仲裁時間除受程序影響外,亦看涉事雙方是否合作。至於新隧公司除了提出加價外,可否要求政府賠償拖延加價的損失,王則左表示要看合約條款,若發現有違約情况,便可以計算損失,提出索償。據了解,法例下應不容許新隧公司就延遲加價向政府索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