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渣打銀行的研究報告估算,中國今年以來大舉減少對美元資產的投資,尋求分散外匯資產配置。渣打估計,中國外匯儲備在今年頭4個月增加了2000億美元左右,而在這筆新流入資金中,約有四分之三被用來投資於海外的非美元資產,估計有很大部分是用於購買歐洲國債。
《金融時報》指出,儘管內地官員不時都聲稱,希望降低中國逾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的比重,但6年多來,北京實際上一直都在增持美國國債,直至今年形勢才真的有所改變。報道引述渣打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志浩說﹕「顯然,看來中國終於遵循並執行其政策,減少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的比重。」
1960億新外儲 僅460億購美債
在2007年12月至今年3月間,中國外匯儲備增加了足足一倍,升至3.044萬億美元,但多數分析師都相信,在這段期間,中國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的比重,一直保持相對穩定,約在總額的60%至70%之間。針對北京方面會通過託管銀行和倫敦、香港等海外金融中心購買海外資產,以保持操作上的隱蔽,渣打比對了中國新外匯儲備流入,與中國內地、香港及倫敦買家對美國國債的凈購入量,結果發現,內地、香港和倫敦買家的購入量,在今年頭4個月都戲劇性下降,減至460億美元,僅相當於同期中國累積的196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24%。
中國領導人近月再三承諾將幫助那些艱難應對主權債務危機的歐洲國家。王志浩指出,「即使北京方面並不擔憂美元或美國財政狀况,單是目前歐元(債券)資產市場的收益率(較高孳息),已可能具有足夠吸引力,吸引中國將部分儲備投入歐元資產」。不過目前尚沒有迹象,顯示中國在減持已有的美元資產。目前中國仍是美債的最大持有國,金額達1.152萬億美元。
美財長﹕勢避違約危機
評級機構惠譽昨重申,若美國國會未能在8月2日限期前,上調聯邦政府的債務(借錢金額)上限,就會將美國主權評級展望列為負面;若美國政府因此未能如期在8月15日還息,惠譽更會將評級列為「有限違約」。但美國財長蓋特納昨稱,國會兩黨議員明白問題重大,將會及時妥協調高上限,「毋須懷疑,我們將避過違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