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去年6月沙田圓洲角公園旁單車徑發生塌樹意外,騎單車漢被壓斃的死因庭聆訊昨續審。康文署職員大吐苦水,表示樹木辦去年初要求各政府部門在4個多月內巡查轄下所有樹木,時間相當緊迫,「同事有微言」,加上巡樹人手及經驗不足,巡查結果難免「唔係咁好」。
塌樹意外去年6月14日發生,威爾斯親王醫院葉曉怡醫生指死者蔡傑強(49歲)入院時已嚴重昏迷,腦部積血腫脹,右邊頭骨和肋骨斷裂,翌晚不治。
根據工作紀錄,康文署職員事發前約一個月、即去年5月16日下午4時至8時半,例行巡查事發斜坡附近逾1.6萬棵樹,未發現涉案樹木有問題。康文署沙田區康樂事務高級經理李就勝在庭上被質問,下屬為何未能及早發現樹木有危險迹象,他坦承回應表示,樹洞等問題「有經驗的同事係應該睇到」。
1年工作量 須4月完成
但李就勝表示,在舊制度下,管理樹木只是同事眾多任務之一,同事已「疲於奔命,有時好難怪」。至於發展局轄下樹木辦,去年初要求各政府部門在4個多月內,完成巡查轄下所有樹木,要求同事加速完成原本定在一年完成的工作,李直言時間緊迫,同事亦怨聲載道。
李承認署方人手不足,部分負責巡查同事未受過專業培訓,巡查結果取決於「個別同事」,他一度無奈表示「如果個個咁乖,個個咁叻,一定搵到(樹木問題)囉」。他亦承認,雖然指引訂明每棵樹必須每年巡查最少一次,惟近山、附近人流少的樹木,實際上未必會巡查。
指偏僻地方樹木未必巡查
去年6月14日塌樹意外後,康文署新界東樹木組康樂事務經理黃金波率領同事到事發斜坡及周邊,檢驗逾400棵樹,共移除16棵及修剪203棵樹。死因研訊主任質疑為何一次過移除這麼多樹,黃金波表示巡查標準每天一樣,同事盡力而為,但承認「樹木咁多,點可以確保每一棵樹百分百安全」。
黃金波又指出,署方保養約70萬棵樹,本由分區同事管理,去年5月才增聘人手由樹木組統一管理,署方不會強迫同事必須受訓才可加入樹木組,但一般只會派受過訓練的同事負責巡查工作。研訊今續。
【案件編號︰CCDI5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