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台灣消基會早前抽驗紅棗、枸杞、當歸、人參等中藥,發現不少殘餘的二氧化硫含量超標,但本港負責規管中藥的衛生署指出,《中國藥典》(2010年版)並無就中藥材中二氧化硫殘留含量的標準作出規定,只建議市民服用任何中藥前都應徵詢中醫師意見。
當食材規管
另一方面,像淮山這種既可當食材,又可入藥的植物,在本港的定義原來不屬中藥,而是由食環署規管,不過其二氧化硫殘餘量上限是多少?食衛署未有明確回覆,僅指要視乎製作方法而定。以淮山為例,其來源為薯蕷科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乾燥根莖,而在防腐劑上限標準的分類上,就有「去皮、切開或切絲的新鮮馬鈴薯及白色類蔬菜」、「冷凍蔬菜」、「脫水蔬菜」、「脫水馬鈴薯」及「即食脫水蔬菜」等,市民未必懂得應歸入哪個分類。
杭州已推廣標準 限60ppm
事實上,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早前便正式推廣使用中藥材二氧化硫殘留量控制在60ppm以下的標準,亦是國家正式出台相關標準前首個推廣使用的地方標準,該局重點監督的26個品種中,包括淮山。
那本港可會跟隨這種統一標準?食環署說,本港食物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受《食物內防腐劑規例》規管,為使本港食物法例與國際發展一致,有關規例曾於2008年修訂,並在為期兩年的過渡期結束後於去年7月生效,食安中心會定期檢討有關法例。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