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哈佛大學和英國帝國學院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針》發表首項涉及199個國家共270萬人的大型糖尿病研究,指全球糖尿病人口在過去30年急增1.26倍,達至3.47億,其中四成患者來自中國和印度,主要原因涉及人口增長及老化,除非醫學界發展一套更好的計劃找出高血糖人士,助他們控制體重,否則糖尿病將繼續為全球醫療帶來沉重負擔。
中文大學設立的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研究所的研究亦發現,糖尿病患者日後出現癌症、腎衰竭、中風、心臟病等風險較一般人為高。
該項由美國和英國頂尖學府所作的研究,分析1980年至2008年共199個國家中,年過25歲人口的糖尿病患病率,發現男性患病比率已由1980年的8.3%增至2008年的9.8%,女性則由7.5%增至9.2%。其中太平洋島國、北非、中東等國家,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男性每4個有1個患糖尿,女性更高達每3個有1個。
全球糖尿藥費近3000億
按整體糖尿病患率推算全球糖尿病人口,人數由1980年的1.53億,增至2008年的3.47億,其中四成來自中國和印度;12%來自巴西、巴基斯坦、印尼、日本和墨西哥;10%來自美國和俄羅斯。研究分析顯示,在30年增加了1.94億人患糖尿,七成歸因人口增多和人口老化。全球每年花費在糖尿病藥的醫療成本高達220億英鎊(約2735億港元),估計到2015年會增至300億英鎊(約3730億港元)。
港患病率早逾一成 料有升無跌
雖然研究並無仔細交代本港和內地的糖尿病患率升勢,但中大糖尿及內分泌科主管周振中指出,去年內地在《新英倫醫學雜誌》發表一份糖尿病研究指出,當地經濟發達城市糖尿病患比率倍增至10%,這與城市人生活習慣改變、運動少兼高熱量飲食增加有明顯關係,本港糖尿病患率早在03年已達10%,現時相信是有升無跌。
中大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研究數據亦顯示,截至09年在該中心的香港糖尿病註冊紀錄中,9588宗二型糖尿個案中,兩成患者死於癌症,兩成死於慢性心臟病或心臟衰竭,死於中風和呼吸道系統分別有11%。周振中坦言,隨着本港人口老化、兒童肥胖問題加劇令糖尿風險增,未來糖尿負擔不能輕視。若市民本身肥胖,或有家族糖尿病史,或曾出現妊娠糖尿者更屬高危。但要做血糖高人口篩查,卻涉及由誰跟進病人的複雜醫療資源分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