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水利差濫開發 人禍加劇天災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27日 05:59
2011年10月27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泰國連年面對洪災,但今年特別嚴重,原因既涉天氣,也涉人禍。專家指出,泰國水利工程不彰,現代化令土地過度開發,加上當局欠缺預視力,沒在今年雨季到來初期,就一早釋出主要堤壩的儲水,終導致半世紀以來最嚴重洪災。

5月已現災情 當局輕視

泰國年均降雨約1500毫米,今年較往年多約500毫米,原因之一是今年有多股風暴登陸中南半島,殘留的雲帶為當地帶來相當雨量,9至10月間,幾乎連續幾周都有一股風暴進入中南半島,還有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增加泰國雨量。這波洪水是否與氣候暖變有關,暫難下定論,但泰國幾乎每年都有水災,多屆政府都未能根治水患,快速都市化、新興工業區佔用河川濕地、上游伐木而下游又地層下陷,都暴露泰國水資源管理機制過時問題。

其實早在5月泰國已現災情,7月趨於嚴重。但在雨季開始時,水利部門未有預視到之後可能出現嚴重洪禍,未有及時排走多處主要堤壩所蓄的大量河水。雖然整個雨季泰國落下比正常多三成暴雨,但當局仍遲遲不排水,洪水在各處累積無法疏導。一名前農林官員說,支援中部用水的蒲美蓬水庫「50年來都沒滿過」,往年蓄水量不超過70%,今年卻溢量至110%。他指出,泰國的泄洪工作,長期集中在幾條大河上,許多小支流都被忽視,常見淤積,成為禍根之一。

去年預警上海曼谷水災

去年底世銀、聯合國和歐盟等的科學家共同進行一項研究,警告9個亞洲地區在不久將來有發生大水災的風險,除了曼谷,還有中國的廣東省和上海。泰國詩琳通國際環保公園的研究更警告,若不盡快行動,曼谷大片市區及鄰近郊區恐在10年內被淹沒。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