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首次提出適時微調,外資券商紛紛認為此舉顯示緊縮時代終於完結,政策鬆綁指日可待,唱好銀行、基建和保障房相關股份(見表)。但券商均相信,未來的放鬆主要體現於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未到轉向的時機。有分析師則強調,雖然長線看好,短線股市沒有因此雨過天晴,後市仍會十分波動,恒指仍有跌回16000點水平的可能。
昨日恒指反彈逾600點,一舉突破19500點的阻力位,有份唱好政策放鬆的的瑞銀中國策略師唐志剛指出,中央一鼓作氣推出幾項措施,刺激大市反彈,技術上下個阻力位已上移至21000點。但他提醒散戶,港股近期的反彈是短期現象,早前低位未買貨的人士,現階段不宜追入。「未來6至12個月股市還會很波動,恒指跌回16000點水平的可能性反而增加了。」
短期仍波動 未宜追入
瑞銀近日的研究報告認為,溫總的適時微調言論是一個重要信號。一方面因為發表的時機剛好在緊縮政策取得成效之時,另外這也是中央高層過去9個月以來首次暗示政策鬆綁。該行看好銀行股,主要是未來的微調可能涉及上調信貸額度,增加銀行收入;此外該行亦更全面調升消費、建築、設備製造、建材行業的投資評級,其中消費由「中性」調升至「增持」,其餘行業由「減持」調至「中性」。瑞銀更特別選出10股,包括工行(1398)、中行(3988)及此前股價低殘的中國海外(0688),認為是未來12個月的投資首選。
瑞銀調升消費股評級至增持
早前8月恒指仍在21000點水平徘徊時,唐志剛呼籲散戶要沽貨離場,至上月底他亦預測10月會出現大反彈,兩次均被他言中。瑞銀近期列出10隻看好股份(見表),但他強調,該行研究報告的觀點,是針對機構投資者未來12個月的投資策略,未必適合一般散戶。
除了瑞銀,德銀亦認為,溫總言論表明宏觀政策將逐步邁向適度寬鬆,預計當局未來將透過增加信貸額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甚至減稅等措施,確保大型基建項目、保障房和中小企領域的資金充足。德銀相信,銀行、基建和保障房相關股份將從上述政策轉變中受惠。
事實上,瑞信、美銀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券商近期亦紛紛認為,中央鬆綁措施陸續有來(見表)。但各大行均相信,宏觀政策只是微調,短期內整體方向不會有重大變化。
明報記者 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