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詐癲扮傻博入青山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06日 21:59
2011年11月06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被喻為全港最神秘地方之一的青山醫院昨5年一度開放,吸引近5000名市民「排隊入青山」,一睹其神秘面貌。有工作逾廿載的青山醫護人員不諱言有人為避世、避債、騙病假,「詐癲扮傻」博入青山,卻遭一眼看穿拒諸門外;亦有康復者出院後堅稱「自己無精神病」。他又說,醫院5年前完成重建,自此採開放式管理,鼓勵院友穿便服,日間可在院內走動,新措施令康復情况更理想。

青山開放管理 病人穿便服

踏入50周年的青山醫院沒有白森森高牆圍欄,只有猶如內地豪華屋苑般的棗紅色樓房花園,比私家醫院更不像醫院;病人並沒有被五花大綁,他們像常人一樣,身穿便服。

昔日的青山醫院以藍白兩色為主調,外圍設重重鐵絲網,被形容像監獄,青山醫院病房經理梁富有透露,醫院自2006年完成重建後改以開放式管理,鼓勵院友日間多在院內走動,到餐廳自訂飯餐,讓院友有私人空間和家的感覺,情况理想亦會讓他們放假外出。

電視、電影中的精神病院往往是四面鋪滿墊褥,院友身披束縛衣瑟縮一角。實際上,青山醫院目前有逾1100張病牀,惟梁富有稱,病房與其他醫院病房沒有大分別,全院只設6間鋪滿墊褥的獨立隔離房,讓有需要的院友入內安靜,「大部分院友的情緒平穩,只是有時候會要求入內休息」。他強調隔離房並非用來禁錮有暴力傾向的院友,「他們的暴力事件不會比正常人多」,院內六成病人屬情緒問題,其餘為精神問題,遇有情緒不穩,一般可以鎮靜劑紓緩。

「我無精神病」是病徵

不時有康復者控訴當年被強行鎖入青山,向外堅稱「我無精神病」,梁富有指出,否定病情正是精神病患者的普遍徵狀,醫護人員絕不會與其爭論,會以疏導方式助他們認識病情。

有人千方百計要離開,也有人「詐癲扮傻」博入青山。梁富有說,有人為避世、避債、工傷後騙病假、保險而闖關,往往被職員一眼看穿及拒諸門外,「不是說扮就扮到」,要證實患病,尚要接受連串臨牀觀察。

扮傻易被一眼看穿

他不諱言,舊式治療法講求院友保持紀律,穿同樣服式,吃同樣的飯,同一時間就寢,長年累月讓人失去個人身分,對所有事提不起勁,呆坐一旁出神,一住便是40年,反觀自推行開放式治療後,院友情况有很大進展。

首批進駐青山的護士來自英國,其中一員Joyce Monks與舊同事兼丈夫Joseph這天重臨舊地。81歲的她指着1960年全院第一張職員合照,笑言老朋友大多辭世,難有機會聚舊,她仍記得當年院內情况較惡劣,「就像把病人關押隔離,除了服藥,沒有其他治療」。看畢院內設施,她認為環境大有改善,與院友有較多互動,對病情大有幫助。

青山醫院10年前設立東南亞首個處理暴力行為的訓練中心,要求所有員工學習,但資深護師李潤生稱,脫身術甚少派上用場,只因八成「攻擊」均屬動口不動手,只要和院友講道理,其情緒最終也可疏導。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