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有不少雙職父母,年幼子女託管服務需求甚大,社署透過社福機構在區內招攬婦女當「保母」。其中有已為兩子之母的婦女,退休後當上社區保母,最難忘到唐樓「劏房」照顧久未離家的女嬰,見到她被抱到到窗邊看風景時的雀躍。支援計劃今年10月起已拓展至全港18區,名額和撥款均有增加。
母受傷 女嬰長困嬰兒車
吳少娟已為兩子之母,2009年當上社區保母。她曾照顧的其中一名男孩來自基層家庭,其母是新來港婦女,日間工作、晚間進修,其父亦身兼兩份工作,每周數晚把男孩託管在吳少娟家中。
吳少娟笑言,自從男孩來了,其兩名30歲兒子回家吃飯的次數倍增,母子間話題也多了。男孩已在其家託管兩年,更親暱喊她「媽咪阿姨」,男孩的母親亦已完成進修,在醫院中藥部工作,對吳萬分感激。
除了常規託管,社區保母亦要協助緊急需要的家庭。年前一名母親因受傷無法抱起女兒,但其內地丈夫未趕及申請證件來港,吳少娟要走樓梯上6樓,到百呎劏房照顧女嬰,女嬰久未上街,坐在學行車中一臉呆滯,吳給她餵奶和抱到窗邊看風景,女嬰即興奮得手舞足蹈。「有些媽媽真的很需要幫一幫……」吳少娟憶述時仍眼泛淚光。
社署08年底推出「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試行計劃,負責深水埗區和中西區服務的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深恩軒社工張淑儀表示,服務不單協助基層,過去有雙職父母因菲傭回鄉未能照顧子女,亦會要求協助。計劃收費因機構而異,以深水埗區為例,每小時收費20元、中西區24元,基層家庭可獲全費或半費減免。
名額增至720個
社署今年10月起將服務擴展至全港18區,服務名額由440個增至720個,另每區每年獲增開支至3300萬元。社署高級社會工作主任(幼兒中心)顧國麗表示,至本月初已逾千名義務社區保母登記,每小時獲津貼20元。
計劃詳情詳載社署網頁(www.swd.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