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昨在《華爾街日報》撰文,談論全球三大經濟體──美國、歐盟及中國,究竟誰會在危機中首先「爆煲」、無法再把問題拖延下去。魯比尼認為,最有可能率先倒下的是歐盟,其次是中國,美國則最有機會出生天。
魯比尼認為歐盟最可能率先倒下,原因是成員國無法為危機的根源達成一致共識,根本無法對症下藥。德國及其他富裕歐元國認為,「歐豬5國」揮霍無度,導致債台高築,若太早出手拯救他們,會令他們缺少改革決心。但財困國則認為,整個危機源自區內經濟失衡,德國等富國應減少出口及增加消費,幫助區內窮國,以解決失衡。
北京須增內需還富於民
富國要求窮國「勒緊褲頭」,削減開支及改革經濟,但歐洲亦有意見認為,德國和歐央行提倡的緊縮政策,只會令歐債危機變得愈益嚴重,認為歐洲需要經濟增長,多於單單「勒緊褲頭」過日子。唯有推出大規模刺激歐元區經濟的措施,才可解決問題。魯比尼認為,歐元區17國及4大歐盟政經機關不斷爭議問題的根源和解決辦法,將令歐盟首先「爆煲」。
至於中國,魯比尼認為,中國的增長模式仍極度依賴對歐美日的出口,這模式難以長久維持下去,北京當局必須設法增加內需,把財富由國企手中,轉移至普羅家庭,但北京近年的做法恰好相反,反而增加國企及私人企業對固定資產的投資,造成房地產泡沬。中國最大的42間企業,有39間都是國企,而中國的官員與國企的利益息息相關,窒礙改革,把財富由國企轉移至國民。雖然中國擁有龐大現金和外匯儲備,可把危機拖多一會,但一旦經濟放慢,壓力增加,中國可能繼歐盟之後「爆煲」。
科技領先 美國前景較好
至於美國,魯比尼認為以長遠計,最有機會避過「爆煲」命運,雖然美國的長遠財政健康仍令人擔心,短期內亦難解決,但他認為美國仍是尖端科技的領導者,人口結構亦較歐洲和中國年輕,勞動人口到2050年會增加37%,相反中國和歐洲則分別下降10%及21%,令美國的長遠經濟前景相對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