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深水埗大南街一個使用率不高的2.1萬平方呎大型公廁,由政府提出明年要斥資逾1000萬元大型翻新,費用足以翻新一座大型體育館。政府昨向立法會交代下年度各部門小型工程撥款,被議員揭發該公廁的翻修費達1090萬,質疑是否亂花公帑。有測量師指興建一幢全新3層高公廁只需數百萬元,促政府交代撥款原因。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昨審議下年度政府各部門小型工程撥款,公民黨議員陳淑莊在會上質疑,深水埗大南街公廁及浴室翻新工程費用達1090萬,是否過高。人民力量議員陳偉業亦質疑,「(政府)好浪費,不停進行地區工程,很多設施都很新淨,但全年就不停裝修,一時做外牆、一時做玻璃」,要求審計署檢視各部門花大量公帑做地區工程是否物有所值。
建築署:2.1萬呎 面積較大
建築署長梁冠基解釋,大南街公廁面積達2.1萬平方呎,而且連浴室,比較大,但目前未有使用率提供。他說,在公廁翻新工程中,署方會與食環署或康文署組成公廁翻新委員會,由食環署負責定出翻新規格、需要做什麼工程,當中包括設立無障礙設施。
另外,議員亦質疑為何政府建議動用325萬元,在大埔泰亨祠堂村興建一所公廁,梁冠基解釋,該造價包括興建公廁,及將公廁接駁至280米外的渠道所需費用。他指出,該公廁周末使用率相當高,人數達千人,故需要興建足夠設施方便遊人使用。
政府建議於2012/13年度有10項新增建築物工程翻修項目,由1090萬至1744萬元不等,當中大南街公廁及浴室翻新工程費1090萬,與另外多項工程相若,如楊屋道體育館(1248萬)、保安道市政大廈(1124萬)等。
本報昨向食環署查詢,該署強調,有三大準則考慮翻新公廁及公共浴室,包括是否位於熱門景點或旅遊地點、內部裝修或設備是否因日久損耗需要更換或維修,以及使用率,但對於大南街公廁使用情况、使用年期及為何要千萬維修則未有回應。另本報昨未能聯絡當區區議員回應。
記者所見 1小時10多人出入
但本報記者昨到該公廁觀察,雖然設施較舊,但未發現嚴重失修問題;另外該公廁使用率並不高,記者駐足1小時,只見10多人出入(見另稿)。熟悉物業管理的測量師陳佐堅說,興建一幢全新3層公廁約需數百萬,署方指大南街的公廁面積較大,亦應清楚交代價格較高原因。他說,若公廁設施明顯殘舊,例如地磚破爛或因使用量高而變得平滑,可能引致使用者絆倒受傷,但他認為加強日常管理及保養維修,可延長設施壽命,減低翻新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