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樓市好壞,事關各地方政府的賣地收入,因此近期多處地方都有變相鬆綁的措施出台,希望以「打擦邊球」方式,減緩樓市調控的壓力。不過,各地雖然對策,但關鍵還在中央的取態,一日銀根未鬆,放水未見真章,內房股壓力仍然不會解除。投資者苦希冀趁股價低殘吸納,尚宜多等一會。
瑞信:對投資市場幫助不大
現時內房股的估值早已低殘,現價對應資產淨值早已由旺市時的大幅溢價變成大幅折讓。雖然帳面上看一眾內房股估值吸引,然而有分析員坦言,若內地樓市持續低迷,以土地價值計算的所謂資產值遲早亦會大縮水,到其時所謂的折讓亦會回復。
至於各地紛紛暗地出招救樓市,成效多大亦為業界質疑。有美資投行分析師則認為,各地陸續出現「變相」放鬆的信號,重慶推介的購房退稅尤其具有標誌性,對於內房股價或有支持。不過他坦言政策對促進銷售的未必能立竿見影。瑞信分析師杜勁松亦稱,重慶政府只是補貼首套房置業者,對於以投資為主的市場,幫助不大。最為關鍵的是,中央至今未有讓步,還未鬆口放寬調控,內地樓市難言有機會脫離危險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