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慧雅談到投資地產股是否比買物業吸引的問題。基本上,這問題具一定複雜性,但總的而言,慧雅認為這觀點應可以成立。事實上,目前買樓的手續費和稅項殊不廉宜,若是買入一個1000萬元的單位,單是印花稅的費用可能已足夠一家人坐商務客位環遊世界。若樓價是不斷上升,買家可以不介意這些使費,但一旦樓價是下滑,或是只是持平或窄幅上落,相信不少人會驚覺原來在港買樓,手續費和稅項所費不菲,樓價上升的最初5%,可能只足夠支付手續費和稅項,而且這還未計及特別印花稅和其他雜費。
買物業手續費貴 不可分拆
的確,從使費的角度看,買地產股是比買樓划算得多。而且,股票的流動性也遠為佳。在旺市時,會有買家不斷送票和追價,但在市差時,是找個潛在買家在看樓也有困難,若要速售,劈價是在所難免,而且物業不可拆售先賣部分,這是另一物業相對稍差的地方。
當然,好些人是正正因為物業資產的流動性較低,因此「被迫」長期持有,但這反而是令他們多賺了不少錢。據慧雅的了解,類似的事件在香港常有發生,但嚴格來說,這只是反映不少人是以長期投資者的心態買物業,但在買股票時,心態卻是傾向「短炒」,因此應算不上是這兩類資產的內在分別。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在股市中,是有配股、供股的情况,但樓市中這卻是不會發生,這是令到股票股東是有被大股東攤薄的情况。相對而言,物業投資在這方面的顯得較為優勝。基本上,在物業投資中,最主要的變數是大市,其他人為的風險是相對較低。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