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曹操墓學者」被指是通緝犯。去年曾指河南「曹操墓造假」的「河北學者閆沛東」,原來早年因詐騙罪逃逸,長期被河北省邢台市公安機關列為網上通緝犯。不過,這名懷疑使用多個假名的「學者」至今仍下落不明,當地警方懸紅500元人民幣徵集破案線索。
《燕趙晚報》報道,邢台市公安局橋東分局前天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指出:自稱擁有曹操墓「造假鐵證」而在網上竄紅的「閆沛東」,真名叫胡澤軍。2005年,他因冒充記者騙人錢財而被邢台警方列為網上逃犯。
4身分全假 學歷亦不真
河南省安陽高陵去年展開對曹操墓的考古,一名叫「閆沛東」在網上開通微博,自稱是「聯合國世界新經濟(中國)研究會」秘書長、《中國文化發展內參》執行總編、「中國三國文化研究中心」顧問、「北京龍騰盛世旅遊文化信息諮詢中心」主任等。去年6月,「閆沛東」聲稱自己有河南曹操墓造假的十多項「鐵證」後,迅速躥紅於網絡。隨後,他向媒體爆料,稱河南考古隊將假文物埋進墓內再挖出來冒充。但經媒體調查,「閆沛東」所列的公開4個身分沒有一個是真的,其學歷也是造假,博客頭像更是用中國社科院某官員的照片。從後,「閆沛東」在網上失去蹤影。
據警方調查,2005年前後,胡澤軍冒充記者,對外宣稱能代辦冤案、錯案。當年5月,胡澤軍謊稱能幫邢台橋東區村民解決土地糾紛,先後詐騙5.6萬餘元人民幣。當地警方在2006年2月將胡澤軍列為網上通緝犯。
冒充記者騙財 潛逃5年
警方今年11月從胡澤軍的一個朋友得知,胡在閒談時,曾多次不無得意地稱自己就是媒體上熱炒的「閆沛東」。通過體貌特徵比對,警方確定了胡澤軍就是「閆沛東」。在逃期間,胡仍用多個假名繼續詐騙,並經常更換手機號碼,其辦理手機號碼的地址涉及山東、河南、北京及河北等多個城市。